English

郁慕明三訪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2014年09月29日 07:4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率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一行34人28日緩緩步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成員身著黑衣,神色凝重,腳步沉緩。對於郁慕明而言,9年三次到訪南京,每一次他都會來到紀念館,銘記77年前的那段中國的苦難史。

  “2005年7月8日,我率領新黨第一次來到這裡,自此我對這段歷史有了尤為深刻的記憶,也喚起我的悲憤之情,甚至説是仇恨。2年前,我帶著一群年輕朋友來,希望他們能記住這段歷史,珍惜和平。”

  郁慕明表示,今天,是他第三次踏上這寸土地,也是三次參訪中最為完整、感觸最深的一次。“為了和平,我們應該正視歷史。當上一代的記憶逐漸消褪,活的人逐漸凋零,那麼中生代應該承擔起記住歷史、團結力量的責任。”

  上午10時許,紀念館歷史的大門徐徐打開,地堡、中山門、萬人坑……二戰時期日軍侵華的場景一一重現在參訪團成員面前。泛黃的圖片、錄音、影像仿佛把人們帶回了那個血腥的年代。

  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向參訪團介紹了那段歷史。他説,“從外面走入展覽館,猶如步入了黑暗的年代。穿過史料廳、萬人坑遺址,直到從冥思廳結束參訪見到陽光,就仿佛重見光明。”

  在寫有“遇難同胞300000”的背景墻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獻上了花圈,全體肅立默哀,向死難同胞行三鞠躬禮。

  郁慕明在賓客留言本上手書“化悲憤為力量”六個大字。他表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站在和平女神的紀念塔前,感到兩岸之間也是要和平。

  “説到力量,是總體的實力與力量,這也就是團結的力量。中國崛起不是為了戰爭,而是為了和平。化悲憤為力量,就是要中國人團結起來。如果中國人的力量還分散,正是軍國主義者、帝國主義者所期盼的。這不僅兩岸同胞要和平共處,全球的中國人都應該團結起來。”

  離開紀念館,參訪團先後參觀了二戰中國戰區侵華日軍受降簽字儀式舊址與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中華民族團結協會理事長夏瀛洲告訴記者,一日的行程目睹了許多珍貴史料。親臨受降儀式舊址,他感慨萬千。“這是抗戰勝利的成果,日本帝國主義當初囂張不可一世,用各種手段殘害我們的同胞,他們也有失敗的一天。勝利定格的這一幕,意義深遠。”

  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由新黨、新同盟會、中國統一聯盟、勞動黨、兩岸統合學會、夏潮聯合會、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等20多個黨派和團體的代表性人士組成。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