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郭正亮:地溝油風暴重創臺灣食品業形象

2014年09月10日 11:17:00來源:東南網

  不到一年,臺灣連續爆發兩次重大食品安全風暴,加上2011年的塑化劑事件,已經重創臺灣食品業形象。萬萬沒想到,30年前發生的餿水油事件,竟會在經濟富裕之後重現臺灣,導致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淪為到處退貨鬧劇。近年以美食行銷臺灣的策略,幾波食安風暴下來,MIT反而淪為黑心食品代名詞,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民眾懷疑何以食安問題會一而再、再而三發生?不良商人、政府失查、司法放縱,都是主因,但臺灣每人平均所得已經超過2萬美元,近年還常以“美食觀光”作為號召,竟還連續爆發如此不堪的醜聞!這次受害幅度,不像上次只有各地攤販,還包括不少揚名海外的臺灣品牌,例如85度C、味全、黑橋牌、黎記糕餅等等,甚至連香港美心西餅也受波及,鳳梨包不得不下架。

  這次食安風暴,最惹人非議的就是老牌食品公司味全,連續兩起食安事件都名列其中。康師傅魏家是赫赫有名的大臺商,返臺收購味全之後,原本以為將有助於味全結合兩岸市場,進一步提升品質,誰知兩次都淪為食安首犯,讓臺灣人民痛心疾首。尤其是魏家近年還大手筆購買9戶臺北頂級豪宅帝寶,對炒高臺北房價不無助長歪風,反觀味全公司卻只求低成本進貨,不惜收購劣質豬油損害人民健康,這種可恥到極點的為富不仁,更該遭到兩岸人民同聲譴責。

  本來,大陸2008年毒奶事件爆發後,陸客來臺觀光順便買奶粉,已經成了陸客最愛,但是臺灣連續幾年爆發食安問題,從塑化劑、棉籽油混充到地溝餿水油,也讓大陸人民對臺灣的食品品質開始忐忑不安。就此而言,食安風暴恐怕不會只有短期衝擊而已,還可能長期傷害亟須維持優良形象的臺灣觀光業。(海峽導報特約評論員 郭正亮 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