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促航運發展

2014年08月19日 11:23:00來源:法制日報

  2014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近日在福建馬尾與臺灣馬祖附近水域成功舉行。這是自2008年12月15日兩岸間海上直航正式啟動以來,海峽兩岸第三次攜手進行的大規模海陸空聯合搜救演練。

  與以往歷次演練不同的是,本次演練實現了三個“首次”,即首次在“兩馬”水域開展演練,實現了區域拓展;首次在港外開放水域舉行演練,搜救任務更加複雜;首次以海上大規模人員疏散逃生為重點,演練更加貼近實戰。

  此次演練的主題是“攜手海上應急,共建平安海峽”。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主任何建中,中華搜救協會名譽理事長鄭樟雄共同擔任演練總指揮,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中華搜救協會、福州市政府、馬祖連江縣政府及海峽兩岸海上搜救相關部門共同執行演練。兩岸海上搜救部門共出動33艘船舶、4架直升機,兩岸550余人共同參與演練。

  何建中表示,隨著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人員和交通往來日趨頻繁,兩岸海上搜救合作和互動也更加密切。此次演練選擇在兩馬水域模擬客船遇險救助,特色鮮明,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通過演練,有利於兩岸搜救監管部門在資訊傳遞、搜救力量整合互動、安全監管技術等方面的進一步合作和交流,對於構建平安海峽、促進兩岸海上航運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此次聯合演練將客船發生事故後大規模人員疏散逃生作為演練重點,是對海峽兩岸海上搜救協作機制的有效性和海上搜救應急預案的一次檢驗。演練首次將空中拋投救生筏、建立海上醫療平臺等列入演習內容,遇險人員第一時間得到專業救助,保障了人命救助時效性,鍛鍊了海峽兩岸海上搜救隊伍,演練內容更加務實,演練場景更加逼真,演練過程更加接近實戰,更加體現人命救助的重要意義。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智廣路介紹説,此次聯合演練區域為港外開放水域,與港口距離遠且氣象水文不穩定,對於應對全天候、全環境下突發急難險重任務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據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常務副主任、福建海事局局長何易培介紹,海事部門一直以來都把“兩門”、“兩馬”、“泉金”等小三通客運航線以及福建廈門、平潭至臺灣本島等大三通客滾航線作為安全監管和服務保障的重中之重,目前已構成了覆蓋臺灣海峽空中、海上、陸上“三位一體”的立體救助體系,確保對各類海上、突發事件實施快速、有效的應急反應。

  據統計,2013年,在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的直接指揮下,僅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就在臺灣海峽海域組織實施海上搜救行動191次,成功救助遇險船舶162艘,成功救助遇險人員2042人,人命救助成功率98.03%。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