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通訊:探訪滬版“士林嘉年華”

2014年07月16日 13:1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灣“士林嘉年華”已入駐上海錦江樂園一週有餘,連日來除了擁有火爆人氣也引來諸多疑問,主辦方一邊忙辟謠一邊忙改進。

  15日晚間,5點鐘開放售票後,剛過半小時,園內用餐區域百餘張桌椅已全部坐滿。臺北市士林觀光發展協會負責人楊品驊向記者介紹説,用餐區域已經新增一批桌椅,但記者現場看到,對不斷涌進的食客來説似乎還是不太夠。

  入門處30家小吃攤位一字排開,與原先兩排並行的排列方式相比,空間增大了許多,在每個攤位前,還增設了約兩米長的排隊欄杆,這使得排隊的秩序得到很大改善。楊品驊告訴記者,其實攤位原本的兩排式陳列是想要營造出夜市小吃的熱鬧氛圍,沒曾想眾多的“吃貨”讓攤位前變得擁擠不堪,“也讓我們傻了眼”。

  原本相鄰的美食區與表演區如今也進行了分離,表演區被調整至更靠園內的摩天輪下。採訪當晚,記者碰巧遇到臺灣少數民族帶來的舞蹈“快閃”。

  楊品驊表示,“士林嘉年華”是用夜市美食來搭建大陸與臺灣文化溝通的橋梁。此前一直被指食品風味不正宗,楊品驊表示“真的很委屈”,因為除了要保證“士林嘉年華”中的美食品質,同時還要兼顧當地人的口味,會做一些微調。“如果完全把臺灣的食物口味帶到上海、瀋陽、四川這些地方,肯定會‘水土不服’。”

  此前很多人把“士林夜市”與“士林嘉年華”混為一談,對此,楊品驊稱,只有“士林嘉年華”是由臺北市士林觀光發展協會主辦,其他冠名“士林”的活動中,該協會有些只是有所參與。目前,“士林嘉年華”只在浙江寧波、山東淄博、湖北武漢舉辦過。

  採訪過程中,楊品驊每走到一個攤位,都會拉出其中的“主廚”作介紹。在“士林嘉年華”中,每一個攤位都會保證有一位臺灣師傅把控食物口味,因為人手問題,還有一部分工作人員是協會聘請的志願者,但是人手的增加勢必增加一定的成本,所以美食的價格會比臺灣的高出一點。

  儘管此前食物味道受到質疑,但當天現場還是人頭攢動,很多攤位前都早早排起了長隊。

  針對此前媒體報道的種種“吐槽”,有食客表示並沒有那麼誇張,“有的對胃口的就很好吃,原本就不喜歡吃的也就不會去嘗了。”

  當天儘管是雨天,但是園區內卻非常乾淨,路面不時有清潔工清掃,每個攤位周圍相隔十米就有垃圾桶。(完)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