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食品安全法規齊“加碼” 共保舌尖上的安全

2014年06月15日 12:50:00來源:新華網

    兩岸食品安全法規齊“加碼” 共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新華網福州6月14日電(記者 劉豐)2014年“海峽科技專家論壇”的分會場——“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危機管理研討會”今日在廈門召開。研討會以“食品安全與民生福祉”為主題,來自海峽兩岸的高校專家學者、政府相關部門代表、企業界代表約150人參與了此次研討。

   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黃玲在會上透露,《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已經通過審批,預計年內新規就將執行。新的《食品安全法》更加強調企業責任,加大了對企業的處罰力度。

   無獨有偶。近年來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的臺灣也從政策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臺灣食品藥物管理局前局長康照洲介紹,塑化劑、毒澱粉以及大陸的三聚氰胺等事件的發生凸顯出化學原料管理不當,食品加工業者可以不受限制購買及使用非食品用化學原料。

   為了加強管理,臺灣當局在2013年6月和2014年2月連續兩次修改了食品衛生管理法,將風險評估元素加入食品管理依據,加重罰則,針對食品添加物使用及標示提出更明確的管理。同時,康照洲表示,甜筒含糖精等一些食品安全問題是因為添加物定義不明確導致民眾不必要的恐慌,因此,如何透過事件的省思來訂定合理的法規標準以及管理政策,應是食品專家日後必須努力的方向。

   國際食品科技聯盟主席、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饒平凡在會上表示,法規是世界各國政府為確保食品安全而採用的最普遍而必要的手段,而市場的評價與消費者的監督應該是企業保證食品安全的最重要的內置驅動力。比如,給包子饅頭這樣最普通的家庭食品制定國家標準,並沒有減少消費者對於包子饅頭中屢禁不止的非法添加劑的不安;而在以三星蔥聞名的臺灣礁溪,有三十多家店舖與小攤出售風格各異的蔥油餅,沒有任何標準法規,蔥油餅並未因此成為食品安全隱患産品,而其多樣精彩而成為礁溪的旅遊名物。

[責任編輯:劉承思]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