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福建開展《臺投法》執法檢查落實保障臺胞權益

2014年05月27日 10:42:00來源:法制日報

  日前,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及福建省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臺投法”)執法檢查彙報會,聽取了福建省政府、省法院、省檢察院及相關部門貫徹實施“臺投法”的情況彙報。

  今年是“臺投法”頒布實施二十週年。截至目前,福建省共有專項涉臺地方性法規9部,在福建省舉辦的五屆“海峽論壇”共發佈惠臺政策措施118項,為擴大兩岸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和政策支援。

  從今年4月中下旬開始,福建省人大常委會組成執法檢查組,分赴福州、廈門、漳州、泉州、平潭綜合實驗區等地開展檢查,走訪台資企業,與臺商座談,實地查看臺商投資區、臺灣農民創業園等,深入了解福建省貫徹落實“臺投法”的情況。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執法檢查組組長徐謙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思想上確立、在行動中體現“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將實施“臺投法”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對臺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斷累積閩臺交流合作正能量,推動閩臺全方位深度融合。

  政府:深化閩臺經貿合作優化臺商投資軟環境

  2009年以來,福建省政府先後出臺了關於支援臺資企業發展、加快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進一步促進臺資企業發展和進一步深化閩臺農業合作的若干意見文件,從信貸支援、政策扶持、構建平臺、提升服務等方面加大力度,解決臺資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推動閩臺農業合作和經貿往來。

  截至2013年底,福建省累計引進臺資項目13524個,實際利用臺資220.79億美元(含第三地),居大陸各省市第三位;閩臺貿易進出口總額1145.14億美元,居大陸各省市第五位;福建省6個臺灣農民創業園累計吸引513家臺資農業企業入駐,引進臺資9億美元。

  為解決臺商投資融資難問題,福建省支援設立融資擔保公司,引進臺資機構參股投資區域金融市場。2011年5月,龍岩市30多家臺資企業共同出資成立了福建龍臺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這是大陸首家由臺資企業成立的融資性擔保公司;今年4月23日,由臺灣第一銀行投資3000萬美元的一銀租賃(廈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為福建省引進的第一家臺灣大型銀行。

  此外,福建省還努力優化服務,為臺灣居民在福建省申請辦理臺胞證和簽注提供便利條件。從2013年9月起,對在平潭投資、就業、學習等需長期居留的臺灣居民,實行有效期最長5年的居留簽注。同時搭建臺資企業用工服務平臺,組織臺資企業赴省外勞動力密集地區招工,緩解臺企“用工難”問題。

  福建省政府在“臺投法”貫徹實施情況彙報中指出,目前臺胞投資保護工作仍有較大改進和提升空間,如對臺資企業的服務保障還需進一步優化、臺商投資區的作用發揮不夠充分、部分臺資企業轉型升級仍有一定困難、産業水準有待提高等。

  福建省政府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臺投法”,進一步深化閩臺經貿合作、優化臺商投資軟環境,特別要加大力度解決臺商投訴案件,推進閩臺各領域深度合作,全面提升對臺工作水準。

  法院:公正審判涉臺案件推動涉臺相關立法

  福建省涉臺案件數量大、類型多、涉及面廣。為此,福建省高院專門設立了涉臺案件審判工作及司法事務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確保全省涉臺審判工作統一有序開展。廈門海滄法院設立了全國首個涉臺專門法庭,廈門海事法院成立了全國首個涉臺海事審判法庭;廈門、漳州中院和平潭法院等17個法院成立了獨立建制的“涉臺案件審判庭”,48個基層法院還成立了“維護臺商合法權益合議庭”。

  同時,福建全省各級法院積極探索臺胞參與司法機制和涉臺司法為民,聘任臺灣專業人士擔任特邀調解員,率先選任臺胞擔任涉臺案件人民陪審員,並在臺商投資區、臺企聚集區等地設立巡迴法庭、司法服務聯繫點,暢通臺胞參與調解、審判的渠道,積極為臺胞投資者提供訴訟便利。

  據統計,2009年至今年3月,福建全省法院審結各類涉臺案件15549件,約佔大陸法院審結該類案件總數的40%。據不完全統計,五年多來全省139名臺胞特邀調解員共參與調解案件3700多件,為保護臺灣同胞投資進而維護兩岸人民共同福祉作出了積極貢獻。

  為提升臺胞投資保護質效,福建全省法院初步構建了以送達司法文書、協助調查取證、認可和執行民商事裁判為主要內容的涉臺司法互助工作新格局。兩岸司法互助協議自2009年施行以來,福建法院共辦理兩岸司法互助案件12717件,接近大陸法院辦理總數的40%。

  在推動涉臺相關立法工作方面,福建法院圍繞“隱名投資”糾紛、中小臺企融資難及徵地拆遷、股權轉讓等熱點問題進行研究,通過提出司法建議、報送審判資訊與典型案例、參與最高法院司法解釋修改、撰寫涉臺審判調研文章等方式,促進相關法律制度逐步完善。福建首例臺灣地區當事人申請認可臺灣地區法院核定的鄉鎮市調解委員會調解書案件,還為最高法院修改相關司法解釋提供了有益的實踐參照和理論參考。

  針對目前臺胞通過第三地轉投資的普遍現象以及臺胞在閩投資所涉足的領域和行業拓寬至準入領域外等問題,福建省法院在彙報中建議,應鼓勵臺胞臺企直接到閩投資興業,避免出現第三地轉投資可能引發的訴累。同時適當放寬福建省臺胞投資保護法實施辦法規定的臺胞準入行業與鼓勵投資行業的範圍,發揮臺辦、臺聯等涉臺機構在妥處涉臺糾紛中的橋梁作用,引導在閩投資臺胞依法維權。

  檢察院:發揮涉臺檢察職能解決涉案臺胞訴權保障困難

  1995年,福建省檢察院在全國檢察機關率先成立了涉臺灣地區案件辦公室,並積極推動建立健全檢察機關涉臺工作網路。目前,福州、廈門、漳州市檢察院及漳浦等4個基層檢察院先後成立涉臺灣地區案件辦公室,各設區市檢察院都指定了涉臺司法互助聯絡員。

  福建省各級檢察機關圍繞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切實維護臺胞合法權益,積極探索檢察職能延伸,不斷創新涉臺檢察工作機制。各地檢察機關通過在轄區臺商投資區、農民創業園區設立涉臺巡迴檢察室、檢察工作室、檢察聯絡室,聘請臺商檢察聯絡員,密切聯繫臺企、臺商和臺農,依法查辦涉臺職務犯罪,嚴厲打擊各類涉臺刑事犯罪,妥善調處各類涉臺法律糾紛,努力幫助臺資企業解決生産經營過程中的實際困難,開創了涉臺巡迴檢察工作的新局面。

  2009年,福建省檢察院發佈了《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為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服務的意見》,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堅決查辦各類涉臺犯罪案件的同時,堅持做到“三個必須”,即必須適時介入偵查引導取證、必須答疑解惑、必須備案請示;同時在採取強制措施前,及時向臺資企業主管部門通報情況,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産經營的影響。

  福建檢察機關表示,為使涉案的臺籍當事人能及時了解訴訟進展、順利參加訴訟並依法維護其合法訴訟權益,將繼續加強兩岸的司法互助實踐,為爭取司法互助二級窗口的開通做好準備。

  在“臺投法”執法檢查彙報會中,徐謙充分肯定福建省“一府兩院”及相關部門貫徹實施“臺投法”的做法和成效,強調要用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落實。加強法治引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臺投法”的實施。同時著力營造良好投資環境,著力落實各項優惠政策,著力維護臺商合法權益,在各項工作中更多體現臺灣元素,吸引更多的臺商在福建投資創業、更多的臺胞在福建旅遊生活。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