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民宿專家聚會浙江 研討兩岸農村産業合作

2014年05月25日 09:23:00來源:台灣網

兩岸民宿專家聚會浙江磐安

  由浙江大學臺灣研究所和浙江省磐安縣合作舉辦的“海峽兩岸民宿研討會”于5月23日至24日在浙江磐安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數十位研究農業發展和民宿旅遊的學者專家與相關部門的人員參加了此次研討會。(台灣網 楊麗 攝)

  台灣網5月24日浙江磐安消息 由浙江大學臺灣研究所和浙江省磐安縣合作舉辦的“海峽兩岸民宿研討會”于5月23日至24日在浙江磐安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數十位研究農業發展和民宿旅遊的學者專家與相關部門的人員參加了此次研討會,並參觀考察了當地農村的民宿産業發展情況。

  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是“兩岸民宿産業合作與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兩岸學者專家深入探討了兩岸民宿産業的現狀和發展前景、兩岸特色農産品的産銷和創新、臺灣農産品進入大陸市場的路徑和兩岸在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方面的經驗等議題,對大陸正在推動的新農村建設和就地城鎮化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民宿是指農村地區利用自有住宅空閒房間,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産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提供旅客鄉野生活之住宿處所。從上世紀90年代起,20多年時間裏臺灣民宿獲得了長足發展,頗具盛譽。浙大臺灣研究所所長助理孔小惠博士數年前曾深入島內多個縣市,專門調研臺灣民宿的發展情況,併發表了研究文章。

  曾喜鵬是臺灣鄉村旅遊發展協會的副理事長,也是大學觀光係教授。他在研討會上與兩岸專家學者分享了臺灣民宿的創新發展歷程。他表示,民宿經營的核心要素是主人必須與客人互動,以及結合在地自然人文生態景觀。

  觀點得到了浙大臺灣研究所潘雨教授的贊成,她認為當前大陸城鄉差異還很大,臺灣民宿的經營理念值得大陸業者借鑒,鄉村休閒的服務品質亟待提升,生活方式與態度的轉變也需實現。浙江省臺辦調研處處長史群也認為,應重視讓客人融入在地文化,重視旅遊中個人的感受體驗。

  經過此前對磐安農家樂的實地考察,學者專家們認為民宿經營理念的革新提升很重要。與農家樂以單純提供食宿盈利不同,臺灣民宿協會會員陳添明指出,經營民宿,不僅是經營生意,還是經營生活。

  這種充滿文化色彩的論述,得到了大家的認同與熱烈回應。與會的臺灣前民意代表朱高正也表示,民宿的作用是多元的,經營者要有豐富生活的歷練並對農村懷有厚重情誼,因為民宿不僅僅能繁榮經濟,還可資懷舊、培養下一代親近土地。

  民宿經營中,行銷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來自臺灣民宿協會副理事長施武忠表示,要做出特色行銷,就要與社區服務相結合。作為經營者,他曾發起過“凈山”的活動,為前來參與清理垃圾的志願者們提供免費食宿。優質的民宿環境,再加上活動中良好的互動溝通,最後,這些人全成了他的顧客。

  此外,衛生與安全也成為研討中高頻出現的詞彙,兩岸學者專家不約而同共同強調了這一點對於發展民宿産業的重要性。

  磐安縣高二鄉的農家樂經營者的李國榮,曾有機會赴臺參觀學習,此次又來到了研討會現場,在家門口聆聽各位學者專家的經驗分享。他表示,之前赴臺學會了“垃圾不落地”,特別重視硬體設施與衛生環境,經營的杜鵑山莊,今已成為該縣鄉村旅遊點中的佼佼者。此次會議受到啟發,會更加在空間美化設計與提升服務品質上下功夫。

  浙大臺灣研究所博士後李文藝發表研究表示,民宿在促進臺灣農村發展中發揮了相當正面的作用,是整合農村資源、促使農村産業升級的重要途徑。大陸在建設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發展民宿相當可行,且可作為有力抓手。

  24日下午,研討會在與會者意猶未盡的發言中結束。國臺辦原副主任、浙大臺灣研究所所長王在希在總結時表示,海峽兩岸的農業合作具有很大的互補性,當前兩岸的民俗産業合作面臨著良好機遇,臺灣民宿的經驗與大陸優質資源的結合,將為兩岸民宿産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力。海峽兩岸同胞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加強農村産業合作,有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台灣網記者 楊麗)

[責任編輯:楊旋]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