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從“中華心”到“兩岸情” 寶島颳起暖暖“京風”

2014年04月28日 14:08:00來源:台灣網

  京味文化之旅活動新聞交流會及首場兩岸書畫家筆會相關負責人、表演藝術者及書畫家合影留念。(台灣網 高斯斯 攝)

  台灣網4月28日北京消息 由北京市臺辦、北京市文聯、北京市新聞辦舉辦的第十四屆京臺文化之旅日前在寶島圓滿落幕。從4月6日出發到17日返程,為期12天的行程之中,百餘位藝術家們一路踏舞歡歌、寫詩作畫,與寶島的藝術家們熱絡交流。一幅幅優美的畫卷與圖片,一場場用心編排的精湛節目,讓寶島颳起一股暖暖“京風”。京味文化之旅活動自2001年創辦,每年舉辦一屆。多年來,活動堅持走基層、接地氣、送祝福,為臺灣同胞帶來濃郁的京味文化,受到民眾喜愛和歡迎。

  “京味兒”節目生動出彩 風靡寶島

圖為歌曲對唱《老北京叫賣聲》。(台灣網 高斯斯 攝)

  從臺中到臺南再到臺北,7場晚會可謂是場場爆滿,掌聲如雷,好評如潮。臺南的張伯伯向記者説道:“你們這個節目怎麼這麼好看?變臉、雜技、搞笑的小品相聲,還有崑曲、京劇……應有盡有,真的很有心,老少皆宜,老少‘通吃’。”豐富的藝術表演形式給臺灣觀眾帶來無盡的回味。而在此期間,累計約有七千余臺胞品味了京味文化之旅的生動節目。

  走到各處,京味之旅表演團收穫的都是“讚”和“棒”,看過的觀眾連連豎起大拇指。而本次京味之旅從表演陣容到節目內容,可以説又做到了一個新的超越,可見藝術家們為寶島之行的確“下了不少功夫”。

  俗話説“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記者了解到,參演本次活動的不少作品都來自藝術家們長時間的認真創作與編排。例如歌曲《老北京叫賣聲》,本次在臺灣表演也是歌曲的“首秀”。作者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反覆修改編曲填詞,為的就是在晚會上讓臺灣觀眾們體會老北京的原汁原味。京胡《兩情相悅》也是特別為本次活動所創作。曲中融合了臺灣少數民族歌曲“阿里山姑娘”的部分旋律,寓意著兩岸間文化交流的融合。

  除去大家耳熟能詳的相聲、小品、舞蹈、雜技等節目外,臺灣當地民眾平時很難看到的藝術表演,在本次活動中都有一個整體展示。像是國粹級別的崑曲、京劇還有絕技川劇變臉,都一一在觀眾面前呈現。而少數民族藝術團的加入更做到了畫龍點睛,來自大草原的呼麥、新疆的“玉田女”、西藏的哈達……都給寶島同胞帶去了別樣的風情。

  從2013年開始,京味文化之旅活動策劃增加了更多的元素,同大陸多個自治區組成藝術團隊,共同開展文化交流。在節目挑選方面,本屆活動,藝術團精選自兩岸民眾喜愛的藝術門類和形式,為豐富文化內容,還邀請了西藏、新疆、內蒙部分演員參加,為兩岸少數民族文化交流搭建了平臺。在節目品質上,本屆活動為藝術門類水準最高、最經典的一次。藝術家在大陸或國際上都得過很高的獎項,可以説是一流的團隊。豐富的藝術形式呈現了超出預期的效果,在島內反響熱烈也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

[責任編輯:李典典]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