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弘揚茶文化祥和兩岸情 兩岸茶界人士縱論中華茶文化

2013年12月27日 08:48:00來源:台灣網

  

  《兩岸關係》雜誌社法人代表主持工作副社長鐘河林在開幕式致辭。 (圖片來源:《兩岸關係》雜誌) 

  台灣網12月26日消息 12月26日,兩岸茶界精英相聚峨眉山,參加峨眉山首屆兩岸茶文化論壇。論壇上,兩岸嘉賓熱烈討論,思想碰撞,共同探討了如何弘揚中華茶文化,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兩岸茶界人士認為,要大力弘揚中華茶文化,促進兩岸關係不斷鞏固深化。

  《兩岸關係》雜誌社法人代表、主持工作副社長鐘河林在閉幕式致辭上指出,本屆論壇以茶文化為切入點,既順應了兩岸大交流深入發展的客觀要求,又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添柴加火,必將在兩岸文化交流史上留下美好而值得回味的一頁。中國是茶的發源地,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新世紀、新形勢下,兩岸同胞應為中華茶文化的發揚光大盡責盡心盡力,以此促進兩岸關係的發展不斷鞏固深化。

  四川夾江天福觀光茶園有限公司經理吳漢昭説,要以茶為媒,加強兩岸茶文化交流合作。天福集團創辦人李瑞河先生為促進兩岸的和平與交流交往作出了重大貢獻,曾榮獲聯合國“和平使者”稱號。1993年在大陸創辦天福集團,説到回大陸創業的起因,他説“花甲再創業,芳草報故園”。李瑞河創造的茶業帝國也為兩岸經貿交流譜寫的新篇章在這裡以茶會友,共敘茶道。

  中國國民黨組發會青年部副主任、臺灣梅山制茶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政豐説,喝茶論道,需要凝神靜氣,坐在茶桌前,需要友好的氛圍,中華茶文化中蘊藏的“和合”之道也給兩岸關係的發展搭建了橋梁。

  兩岸茶界人士認為,兩岸茶文化交流,可以碰撞出新思路、新創意。

  臺灣中州科技大學董事長柴禦清説,可以借此次活動將茶文化結合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提升茶産品附加值。本屆論壇是首次舉辦,希望通過思維碰撞,促進兩岸産生獨特的市場品牌。

  蒙頂山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羅光澤説,雅安蒙頂山是世界茶源,第一棵人工種植的茶樹就是發源自雅安蒙頂山。雅安不僅有大熊貓還是中國茶的發源地。茶之道,以茶會有,陶冶情操,可以作為平臺促進兩岸關係的發展。

  臺灣茶協會理事吳文雄介紹了臺灣茶協會在推廣臺灣茶方面發揮的作用。他説,臺灣茶協會成立以來,致力於整合臺灣茶資源,促進茶業産學研發展,普及茶葉文化。茶葉是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其包含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兩岸交流的重要平臺。

  兩岸茶界人士認為,兩岸同胞要攜手合作,面對挑戰,將中華茶文化進一步推向世界。

  西南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劉勤晉對中華茶文化充滿信心,他説,中華茶歷史淵源流長,擁有不敗的魔力。通過中華茶界人士的努力,茶業必將成為世界的飲料。

  四川貿易職業學校老師王映説,促進茶産業的發展需要深入開展茶文化研究,豐富茶文化內涵;更重要是的喝茶要從娃娃抓起,培養年輕人愛茶、喝茶。加強茶文化人才的培養,滿足茶産業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這樣才能讓讓中華茶文化後繼有人。要營造茶文化發展的良好氛圍,思考50年後茶文化的發展。中國茶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茶葉市場需求很大,但上市企業沒有一家,大家要抱持弘揚中華茶文化的歷史責任感,提升茶企業品質。

  中國國民黨組發會青年部副主任、臺灣梅山制茶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政豐在會上發言。(圖片來源:《兩岸關係》雜誌)

茶藝表演(圖片來源:《兩岸關係》雜誌)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