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洋文明與媽祖文化論壇在瓊海潭門舉行(圖)

2013年08月01日 11:05:00來源:台灣網

  7月31日下午,“海洋文明與媽祖文化”論壇在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舉行。(台灣網 李丹 攝)

  台灣網8月1日瓊海消息 7月31日下午,“海洋文明與媽祖文化”論壇在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舉行。來自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莆田學院、臺灣中華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中國南海研究院的4名學者和潭門漁民代表,分別從不同角度論述了“海洋文明與媽祖文化”的淵源關係。來自臺灣22個媽祖宮廟的信眾,臺灣省漁會及全臺灣39個區漁會的漁民代表,大陸各地媽祖文化代表和沿海省份媽祖信眾等參加論壇。

  中國南海研究院博士劉鋒在會上説,自元代時期,海南島就已經出現了祭拜媽祖的廟宇,漁民們在3月23日媽祖誕辰日這天到村廟祭拜,祈禱出海平安。臺灣彰化鹿港則是最早修建媽祖天后宮的地方,臺灣媽祖的信眾現已發展到1400多萬人,僅供奉媽祖的大大小小的廟宇就有數千座,每逢重要節日,臺灣媽祖祭祖都要舉行隆重的慶典儀式。媽祖在兩岸民眾的社會生活中落下了深刻的文化印記,串起了海峽兩岸人民割不斷的海洋文化血脈,媽祖文化也成為了兩岸民間祈福海上平安的共同信仰。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周金琰回顧了媽祖在大海留下的珍貴足跡,他説,南海是中華民族的祖宗海,更是瓊臺兩地漁民世代賴於生存的地方。媽祖信仰的傳播離不開海洋文明,媽祖是實現海洋文明的先驅。

  潭門鎮漁民代表盧傳安,一個極其普通,卻又頗帶傳奇色彩的潭門漢子。他在會上説,潭門鎮的許多漁民出海進行捕魚作業時,經常會碰到臺灣漁船,雖然是隔海相望,一晃即過,他們也不忘招招手,因為兩岸漁民的心是相通的。媽祖是海上航行的“保護神”,會庇護兩岸漁民平安。

  此次論壇由海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瓊海市人民政府、海南省對外經濟發展促進會主辦,是兩岸媽祖佑南疆2013祈福活動暨第四屆瓊海市南海傳統文化節”的重頭戲之一。

  據悉,潭門鎮的潭門港目前已成為國家中心漁港,是海南島通往南沙群島的主要漁港之一。在潭門舉行“兩岸媽祖佑南海2013祈福活動暨第四屆瓊海市南海傳統文化節”,有利於傳承媽祖文化,提高民眾海洋意識,連接兩岸同胞親情,深化瓊臺兩地交流合作,共同守護中華民族的南疆。(台灣網記者李丹)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