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學子做客BTV 吟誦古詩品中華文化

2012年07月17日 08:17:00來源:台灣網

兩位教授與現場主持人和嘉賓交流互動。(台灣網李瑞艷 攝)

  台灣網7月13日北京消息 今天,參加“做客北京——臺灣大學生暑期文化之旅”暨第13屆京臺青少年交流周活動的臺灣輔仁大學“東籬詩社”的老師和同學們受邀參加北京電視臺青年頻道“北京客”節目,與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南山詩社”的師生們一起分享對古詩詞誦讀的演繹與熱愛。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臺灣輔仁大學教授孫永忠出席本次活動。

  在節目中,兩位教授針對古代詩詞吟誦的表現形式、古詩詞新形勢下的新嘗試等具體內容與大家進行了分享,並現場教授嘉賓朋友吟誦古詩。東籬詩社與南山詩社分別表演,或低聲吟誦,或激揚高亢,一次次掀起高潮。南山詩社擊鼓表演《垓下曲》,表演氣勢恢宏,引來現場陣陣掌聲。

  據悉,孫永忠教授為迎合當年青年人活潑外向的愛好,對古典詩詞傳播所做的新式探索,近年來得到兩岸青年的歡迎。康震教授在古詩詞吟誦在大陸的傳播上也發揮了指導和發揚的作用。節目現場,不同地域的詩社成員用自己的家鄉話吟誦古詩,不同的表現形式,不同的腔調,活躍了現場氣氛,透露出兩岸學子對古詩詞深深的熱愛。

  吟誦加深了兩岸學子對古詩詞的思考和重視,也加深了兩岸的交流和文化的傳播。孫永忠教授表示,雖然現代人生活緊張,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感覺是所有遊子真切的感受,從古人的詩詞精華中,帶來更多的感受。

  節目中,兩個詩社的社長分別講述了自己與詩社的淵源,前任社長也登臺亮相,講述了他們與古詩詞吟誦的情緣。曾經擔任“南山詩社”社長的同學們紛紛表示,雖然現在已經走向工作崗位,但已經把對古詩詞的熱愛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並且會一直堅持下去。節目最後,兩岸詩社合咏《念奴嬌赤壁懷古》。

  1998年,臺灣輔仁大學“東籬詩社”成立,以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之意命名。北京師範大學“南山詩社”成立於2007年,社名“南山”同樣也出自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2007年,臺灣輔仁大學以“從《詩經蓼莪》唱起——古典詩詞吟唱的美學再造”為題,至北京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淮陰師範學院及上海大學展演,獲得熱烈響應,各校先後成立南山、悠然、採菊詩社,締結姐妹情誼。兩岸學子通過古詩詞吟誦,用無比的熱情頌揚中華文化。(台灣網記者 李瑞艷)

[責任編輯:陳寧]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