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共中央臺辦副主任葉克冬以圍棋妙喻兩岸關係

2012年05月23日 09:02:00來源:中國新聞網

  5月22日,率團來臺交流的中共中央臺辦副主任葉克冬(左二),在臺北拜會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受到該基金會董事長沈慶京的熱烈歡迎。中新社發 董會峰 攝

  中新社臺北5月22日電(記者 董會峰 杜燕)中共中央臺辦副主任葉克冬22日在臺北以棋作喻,妙論兩岸關係。

  當晚,葉克冬應邀出席第七屆“應氏盃”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開幕晚宴。他在致辭時表示,24年前,應昌期老董事長高瞻遠矚,創辦了“應氏盃”,為圍棋事業及其在全世界的推廣做出了歷史性貢獻。至今,“應氏盃”已到第七屆,應明皓董事長繼承了這個事業,更繼承了老一輩奉獻社區的理念。

  説到圍棋,葉克冬談及他9歲時的一件往事:“喬遷新居,鄰居家一個男孩技癢難熬,拿著一副圍棋來找我玩,可惜我不會,最終他也沒能教會我下圍棋。可是就憑這副圍棋,我們成為好朋友。這就是圍棋的魅力所在。”

  葉克冬説,圍棋已有數千年曆史,是中華文化優秀基因的傳承,也是智慧與和諧的一種藝術。所謂“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下圍棋,又謂“手談”;“手談”,就是平等地對話,你下一步,我下一步,看似簡單的交流,卻孕育豐富的哲學思想。再看棋盤,縱橫交錯,好像阡陌相連;任其宇宙之大、天地之廣,然處處有工夫,步步可聯繫。圍棋還有一個術語,叫“做活”,看起來山窮水盡、天涯無路,但往往只需要一招妙手,就可柳暗花明、海闊天空。讓人從中深深領悟到變通、轉圜的無窮魅力。

  “我聽説在網際網路上圍棋也很受歡迎,通過網路很難進行一場籃球或足球比賽,但可以完成一場真正意義的圍棋對弈。一盤棋終了,大家可以握手言和,彼此感受到‘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意境。”

  葉克冬説,圍棋,幾乎可以完整地闡釋交流、對話這兩個詞的意義。而“應氏盃”圍棋大賽,為兩岸文化交流、對話、溝通構築了良好的平臺,已經也必將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葉克冬強調,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大交流、大合作的平臺。只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就能把大交流、大合作這樣很好的格局推向前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也會給兩岸同胞帶來更多福祉、更多利益。(完)

[責任編輯:段方君]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