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012百名臺商看宿遷活動在江蘇宿遷舉行

2012年03月19日 09:46: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3月19日宿遷消息 3月15日—3月17日,近400名臺商以及部分省、市臺辦領導在江蘇省宿遷市如約相聚,參加在這裡舉行的“2012百名臺商看宿遷”活動。經過實地考察和深入了解,臺商們對宿遷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越的投資環境讚不絕口,紛紛表示將積極來宿投資興業。

  活動期間,宿遷投資環境推介會在宿遷市湖濱新城星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江蘇省臺辦副主任石細雲在會上致辭,他表示,今年,省臺辦將進一步深化蘇臺經貿交流合作,開創蘇臺經貿交流合作新一輪的黃金髮展期。此次活動的舉辦,標誌著宿遷和臺灣兩地交流合作邁上了新臺階、步上了新階段,希望臺商朋友和宿遷充分發揮互補優勢,實現合作發展,促進互利共贏。省臺辦將繼續為更多的臺灣企業家朋友來宿遷交流合作、投資興業創造條件,提供便利,推動宿臺多領域的交流合作。

  宿遷市委副書記、市長藍紹敏以多媒體形式,以“宿遷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為開題,圖文並茂地向前來參加“百名臺商看宿遷”活動的客商介紹了宿遷投資環境。據了解,建市十五年來,宿遷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加快工業突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

  藍紹敏説,宿遷具有長三角的區位優勢、大西部的政策優勢、新宿遷的成本優勢,而且擁有中國最好的服務品牌。宿遷一直致力於打造“3最”、“6全”、“5心”級的“365”幫辦服務品牌,“3最”就是行政審批在全省和淮海經濟區審批程式最少、辦理速度最快、收費標準最低;“6全”就是為在宿遷投資的每一位客商提供全身心幫辦、全過程跟進、全天候服務、全方位配合、全覆蓋保障、全社會支援的“6全”服務;“5心”級就是緊緊圍繞讓客商在宿遷投資放心、發展安心、幹事順心、創業開心、生活舒心,全方位提供“5心”級的服務。

  藍紹敏表示,宿遷將努力創造最優越的區位條件、最宜居的生態城市、最宜業的投資樂園、最完備的發展載體、最特殊的投資政策、最豐富的人力資源、最積極的金融支援、最到位的供地供電、最安全的投資環境、最高效的幫辦服務,全力打造臺商投資集聚區。

  會上,市委常委、宿遷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許步健還就宿遷經濟開發區投資優勢進行了分析,部分已在宿投資的臺商代表介紹了各自的成功經驗。最後,會上舉行了現場簽約儀式,經過前期溝通和洽談,宿豫區、宿城區、宿遷經濟開發區和市直有關部門與臺灣島內企業共達成13個項目投資意向,協議總投資114.4億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軟體服務外包、機械製造、環保科技、電子、食品等領域。

  活動期間,臺商參觀了蘇宿工業園園區公舍、可成科技、鼎峰重鋼、金田塑業、蒙牛乳業、宿遷區域通關監管點、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秀強玻璃等項目。位於蘇宿工業園區的可成科技(宿遷)有限公司總投資6億美元,是宿遷市單體投資最大的外資項目。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援下,該公司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在宿遷創下了多項第一,可成集團董事長洪水樹,表示可成選擇了宿遷,宿遷成就了可成。來宿遷,真的來對了。

  參觀考察的過程中,宿遷優越的生態環境、園區配套、産業基礎等優勢讓不少第一次來到宿遷的臺商們紛紛感慨,沒想到在發達省份江蘇還有這樣一塊既得東部區位優勢之宜,又兼得西部政策靈活之利的“寶地”,最重要的是生態和工業做到了和諧發展,今後一定會再來考察,爭取早日來這裡投資、居住。而不少曾經來過宿遷的臺商們也驚訝地表示,宿遷最近幾年的變化實在太大了,相信未來的發展必將不可限量。活動結束後,許多臺商仍流連忘返,他們紛紛表示還沒看夠宿遷的發展美景,希望今後還能有機會相約江蘇、相約宿遷,並把更多的朋友帶到宿遷、投資宿遷,與宿遷共同實現新的跨越。

  宿遷是1996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地級市,總面積8555平方公里、人口546萬,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優秀集體、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創業之城、中國金融生態市、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地區,並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環保節能新型示範城市稱號。這裡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世界生物進化中心之一;資源豐富、物産豐饒,是馳名中外的“名酒之鄉”、“楊樹之鄉”和“花木之鄉”;生産優良、風光秀美,是一座森林式、環保型、園林化、可持續發展的湖濱特色生態城市;區位獨特、交通便達,位於東隴海産業帶、沿海産業帶、沿江經濟帶交匯區域……

  2011年,宿遷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304.81億元、固定資産投資787.64億元,分別增長12.8%和28.4%;財政總收入達到276.2億元,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21億元,分別增長34.3%和35.1%;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4972元和8344元,分別增長17.4%、19.6%;全市城鎮化率達到49.8%,提升了1.5個百分點,發展速度繼續保持全省領先。(台灣網、宿遷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郭慶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