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廈門市上半年對臺交流亮點頻出

2011年08月08日 14:26:00來源:廈門日報

  廈門與臺灣經貿文化交流頻繁,市民和遊客在廈門家門口就能逛臺灣廟會,選購特色農産品。(本報記者 王協雲 攝)

  2.9億美元

  今年上半年新批臺資項目66個,實際利用臺資2.9億美元,比去年增長65.2%;越來越多的臺灣服務業者和貿易業者,以廈門為基地試水大陸市場。

  33.59億美元

  廈門上半年對臺進出口貿易33.59億美元,比增13.8%。

  對台貿易ECFA項下商品3.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億元),同比增長27.6%。

  62.3萬人次

  上半年廈金航線運送旅客62.3萬人次。廈門航點對臺空中直航1733航次,比增101%;運送旅客20.9萬人次,比增38.5%。經廈門口岸赴臺遊客8.44萬人次。

  本報訊 (記者 藍碧霞)今年上半年,廈門在促進兩岸産業合作、推動各領域的交流發展等方面更加踴躍,成效顯著。

  廈門成臺灣農漁産品轉机站

  廈門上半年對臺進出口貿易33.59億美元,比增13.8%。對台貿易ECFA項下商品3.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億元),同比增長27.6%,高於同期廈門市對台貿易整體增幅13.7個百分點。

  作為大陸最大的臺灣水果進口集散地,上半年廈門進口“零關稅”臺灣水果2723.9噸,同比增長近6成。廈門進口的“零關稅”臺灣水果主要有鳳梨、番荔枝、蓮霧、番石榴、芒果、木瓜、楊桃、葡萄柚、棗、檳榔等11個品種,其中鳳梨進口量最大,達1233.04噸,同比增長201.59%;其次為番荔枝,進口433.07噸,增長10.80%。  

  “廈門因為有著特殊的地緣優勢,一直在兩岸港口貿易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市臺辦主任吳明哲説。目前,廈門進口臺灣水果數量已居大陸各口岸首位,廈門也被臺胞認為是臺灣農漁産品銷往大陸的最佳轉机地,這些産品現已源源不斷地由廈門進入大陸各市場。

  兩岸金融中心建設加快

  “隨著廈門加快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廈門作為對接臺灣金融業、服務業、貿易業試驗基地的示範作用將更加突出。”吳明哲説。

  當前,廈門正加快推進兩岸金融中心建設,這是獲國務院批准的大陸首個也是目前惟一的兩岸金融中心,是兩岸金融業發展的難得機遇,也是中央賦予廈門先行先試的重大責任。目前已有8家臺資金融機構落戶,在談的金融合作項目有數十個,未來將吸引大批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期貨等各類金融機構入駐,成為海峽西岸最具影響力的金融産業集聚區。

  今年上半年廈門新批臺資項目66個,實際利用臺資2.9億美元,比去年增長65.2%。越來越多的臺灣服務業者和貿易業者,以廈門為基地試水大陸市場。目前,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改擴建項目順利推進,諸多免稅政策,讓臺灣貿易商視為掘金寶地。

  兩岸交流更加踴躍

  上半年,廈金航線運送旅客62.3萬人次;廈門口岸往返臺北貨運航班由4班增加到8班;廈門航點對臺空中直航1733航次,比增101%,運送旅客20.9萬人次,比增38.5%;經廈門口岸赴臺遊客達到8.44萬人次。

  第三屆海峽論壇宣佈了對臺旅遊諸多利好消息,2個月內,省外來廈暫住人員赴金門旅遊正式啟動,廈門作為首批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之一居民赴臺個人遊正式啟動,福建居民赴金馬澎個人遊也實現了。

  當前,廈臺雙向旅遊指標兩岸第一:接待臺灣遊客人次在大陸28個主要旅遊城市中排名第一位;經廈門口岸赴臺遊人次名列大陸口岸第一位。廈門還出臺了《廈臺旅遊産業對接規劃》,與臺灣多個縣市簽訂旅遊合作協議書,並邁出了我省旅遊業陸資入臺的第一步。廈臺還形成海峽兩岸臺北旅展、海峽旅遊博覽會、海峽論壇等宣傳行銷固定平臺,聯手共推“海峽旅遊”品牌的廣度和深度。

  吳明哲説,廈臺交流合作還體現在基層政黨交流、基層民眾交流、文化教育交流、平臺載體建設等方面。(藍碧霞)

[責任編輯:楊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