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促産業結構調整 臺盟中央建議構建海峽經濟區港口群

2011年03月07日 09:11:00來源:

  台灣網3月5日北京消息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十二五”期間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引發政協委員熱議,臺盟中央則將目光鎖定了海峽兩岸豐富的港口資源,建議把發展海洋經濟作為東部沿海地區推動産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

  進入21世紀,海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主題之一,是未來開發新資源、開拓新産業的主要領域。目前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佈局中,以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三大經濟區為主,而臺灣海峽的資源優勢並未得到足夠重視。

  目前,海峽西岸港口的岸線資源豐富,擁有廣闊的潛在腹地,但港口的建設與管理稍顯滯後,集疏運系統不夠完善,臨港工業、物流業的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東岸主要港口,如亞洲第三大港口高雄港,在硬體設施上較為完備,資訊化程度和物流標準化水準較高,運營管理經驗豐富,但港口腹地只是臺灣本島,地域十分有限。

  臺盟中央認為,在海峽西岸港口建設穩步推進的基礎上,積極促進兩岸港口群的交流與合作,逐步推動兩岸港口資源的整合,打造海峽經濟區組合樞紐港,對於實現兩岸優勢互補,共同開拓國際市場、應對國際競爭,最大限度地發揮臺灣海峽的港口資源和區位優勢,打造具有全球輻射能力的航運樞紐中心,形成世界海洋經濟發展新的重點區域具有重要的意義。

  打造海峽經濟區港口群

  針對目前受制于行政區劃分割而出現的港口發展過熱、競爭過度、各自為政的現象,臺盟中央建議,合理規劃海峽西岸的港口資源,積極推進海峽西岸跨區域的港口綜合管理。

  同時,還要加強兩岸港口資源的整合,以溫州港、福州港、廈門港這三個樞紐港與臺灣地區的基隆港、臺中港和高雄港這三個國際商港為重點,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發揮各港口的航線和腹地優勢,積極探索兩地港區對接的途徑。

  建立海峽港口群聯席會議制度

  為推進港口群聯繫常態化,臺盟中央設想了一個海峽港口群聯席會議制度,簡稱“六港聯席會議”,由各港口輪流主辦。根據會議議題專業性的要求,可以吸收專家學者和港航企業人員參加討論,或者形成專業論壇,研討港口航運的實務和法律問題,深化港口交流與合作。

  目前,廈門港已建立起海峽航運服務中心,臺盟中央也呼籲,進一步加大投資,完善功能,打造一個在兩岸間互聯互通,為兩岸企業和人員提供資訊、交易和處理各種業務的公共平臺,創造有利於海峽港口群發展的配套條件。(記者 張弛)

 瀏覽更多各地涉臺新聞

[責任編輯:薛白璐]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