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CFA元年啟動 兩岸共用和平紅利

2011年01月04日 16:04:00來源:

  香港《大公報》4日刊載署名朱穗怡的評論文章表示,新年新氣象,隨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早收清單在1月1日正式啟動,兩岸經貿合作將進入新時代。尤其是臺灣方面,今年將繼續受惠兩岸和平紅利。

  全文摘要如下: 

  去年島內經濟已走出金融海嘯的陰霾,呈現出全面復蘇的態勢:經濟增長率達9.98%,創下21年來新高,在亞洲四小龍中,僅次於新加坡;失業率下降至5%以下,是2年來的新低;民眾所得較2009年大幅增加9.38%,超過金融海嘯前的水準;外貿總額突破5000億美元,當中對大陸的出口額就超過1000億美元;大陸游客赴臺人次已突破500萬,單在上半年就已為島內帶來400億新台幣的收入。

  臺灣經濟在去年可謂是“滿堂紅”,今年能否再接再厲?答案是肯定的。踏入2011年,臺灣經濟的利好因素接踵而來。最大的利多非ECFA莫屬。兩岸在去年6月底簽署經濟合作協議,2011年元旦開始全面啟動早期收穫清單,只要是列入其中的貨品和服務業,都可以享受2年3階段逐年關稅減免優惠。在貨物貿易方面,大陸對臺灣的539項貨物實行減免稅的優惠;在服務業部分,大陸將對臺灣開放11個服務行業。島內數據顯示,在ECFA效應的帶動下,島內GDP將提高1.65%至1.72%,出口增加約5%。

  ECFA商機如此龐大,島內業者早已準備就緒。在元旦當天,臺灣300箱柳橙與50箱哈密瓜在取得ECFA原産地證書後,隨即于下午運抵廈門,並享有5%的優惠關稅。臺灣外貿協會表示,去年臺灣水果出口大陸總計974萬美元,較前年同期大幅成長超過1倍,預計ECFA降稅後,臺果出口大陸將有更亮眼的成績。

  此外,根據ECFA和兩岸金融合作備忘錄,兩岸將互相開放金融業。島內“國泰世華”銀行、第一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與彰化銀行的大陸辦事處已先後升級為分行,正式開展銀行業務。這又為臺資銀行帶來新一波的“掘金”機會。有專家分析,由於成本低、總行支援,加上各項優惠,臺資銀行登陸首年應會獲利。

  大陸游客赴臺遊也是島內經濟的另一重大利多。去年12月兩岸同意陸客赴臺名額由現行每日3000人增加至4000人,而且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更如“上弦之箭,隨時可發”。俗話説“人氣旺財”,島內觀光業、餐飲業、百貨業、房地産、健檢醫美産業及交通運輸業均受益。

  顯然,在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過程中,ECFA和大陸游客赴臺等為臺灣經濟持續注入活水,預計島內經濟今年將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瀏覽更多各地涉臺新聞

[責任編輯:薛白璐]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