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藝術家黃湘詅:傳承中華文化需年輕人擔起重任

2009年08月09日 11:09:00來源:

本網記者在“白雲懷古國——黃君璧畫展”開幕式後專訪台灣藝術家黃湘詅。(台灣網 董潔 攝)

  台灣網8月9日北京消息 “8月8日是臺灣的父親節,能夠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開畫展,是我為父親送上的最好的禮物”, 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的“白雲懷古國——黃君璧畫展”開幕式上,黃君璧先生的女兒黃湘詅在致辭時潸然淚下。她説,雖然父親在有生之年並沒有能夠回到他魂牽夢縈的故土,但今天能夠在北京舉行父親的畫展相信也能夠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2007年6月,黃湘詅曾攜黃君璧先生百幅遺作渡海,于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辦“白雲飛瀑——黃君璧110歲回歸故里紀念大展”。時隔兩年,黃君璧先生畫作得以在北京展出,此次“呈現給觀眾的是經過進一步篩選之後的精品”。展覽共展出黃君璧先生80幅作品,分屬其四個創作階段的代表作。開幕式上,黃湘詅女士還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了黃君璧先生的三件代表作。

  正是通過黃湘詅的努力,使大陸畫界、學界和廣大觀眾有機會一睹國畫大師黃君璧藝術之全貌,談及舉辦此次畫展的意義,黃湘詅坦言,希望父親的藝術在這片土地上得以發揚、宣傳,影響到更多的人。另一方面,“自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奧運以來,北京涌進更多的各國藝術愛好者,觀畫、賞畫與買畫的同時,帶動藝術和經濟的雙重繁榮,活絡文化與金融的雙邊蓬勃。此時舉行黃君璧大師回顧展,勢必引領藝術觀賞風潮,為兩岸文化交流續添新的篇章”。

  有媒體這樣讚譽黃老先生,“大師是一位大藝術家,大教育家,也是第一位傳播中華文化于海外地區最多的國畫大師”。在父親的言行熏陶下,黃湘詅在傳播中華文化方面也有著自己的見解。“中華文化的傳承需要年輕人,需要下一代不斷地堅持,去揣摩、學習、發揚光大。中華5000年悠久的歷史文化,一定要靠年輕人,一定要靠所有的後代薪火相傳,傳承下去。”

  為踐行這種理念,黃湘詅身體力行,在07年為籌辦“黃君璧110歲紀念展”曾數十次來往于海峽兩岸,聯絡兩岸畫家感情,促進文化交流,並於2008年成立“黃君璧文化藝術協會”。協會成立後,黃湘詅用父親的畫作儘量的在大陸多做展覽,也期待大陸的一些優秀畫作可以去臺灣展出,希望通過更過的展覽和研討會,促進兩岸藝術家之間了解和溝通。

  黃湘詅還向記者透露,她自己今年年底在臺北有個小畫展。當問及北京觀眾將來是否有機會看到黃湘詅自己的畫展時,她興奮地説,“有機會一定來,一定來!”

  濃縮了已故著名畫家黃君璧先生一生藝術精華的80幅作品將於8月9日至16日在中國美術館展出。(記者 許雯 董潔)

  相關資料

  黃湘詅,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1975至1984年,于白雲堂隨父親黃君璧先生習畫。1981年畢業于臺灣省復興美術工藝學校。2007年,擔任深圳畫院客座畫家。2008年,成立黃君璧文化藝術協會,擔任理事長。

  黃君璧先生是20世紀中國畫壇的著名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他出生於廣東南海,1948年去臺灣,與張大千、溥心畬合稱“渡海三家”,對1949年以後的臺灣畫壇影響巨大。他的畫路寬闊,最為用力的是水墨山水創作。黃君璧在美術教育方面也是成就卓著,他創立和完善了臺灣師範大學美術教育的體系,桃李滿天下,堪稱使中國畫薪火跨越海峽、發揚光大的一代宗師。

[責任編輯:高斯斯]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