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別樣情致 感受臺灣嘉義老屋文化

2014年08月14日 10:02:0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

  嘉義是清朝時期全臺的第一座縣城,也是日治時代最大的檜木集散城市,甚至是當時東南亞最大的木材集散地,過往的歷史背景,讓現今的嘉義堪稱全臺保留最多木構造建築的城市。走訪一趟嘉義,探索由大量木構造建築群組成的檜意森活村,全臺唯一列為古蹟的舊監獄,以及注入創意與活力的新生老屋,感受嘉義新舊融合的文化之美。

  慢步走賞 經典老建物

  阿里山林場宿舍群──檜意森活村

  佔地3.15公頃的檜意森活村,包含嘉義目前最集中的日式木構造建築群,及以一心二葉概念設計的新建物“農業精品館”。目前木構造建築群共有28棟,過去為日治時代營林局(同今日的林務局)之員工宿舍,建造時間從1914到1944年,當中唯一採歐洲都鐸式風格建造,風格典雅精緻的營林俱樂部,則是當時員工們的休閒育樂場所。

  這批宿舍群的主管機關林務局,近年來開始將此歷史街區重新整修。古蹟修復不易,經過建物現況調查後,還得拆解結構,可用的梁柱保留並標號,不可用的建材則得找到方式購進,例如區內的木造老屋因建蓋時間不同,光是屋瓦就有倣黑瓦、日式黑瓦、水泥瓦等不同形式,為求得跟原始老屋儘量相同的建材,甚至得從日本進口,待全部素材收集完成,才能進行重建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修過程中,執行隊伍發現珍貴的“棟札”,上頭標示當時祭祀的神只、工程名稱、上樑時間、業主、設計者等與建築相關的資訊,為此歷史街區留下重要的見證。

  現在到營林俱樂部,除了可看到珍貴的棟札,還有在修復過程發現的珍貴舊物,街區內編號T30的歷史建築“嘉林故事屋”,也展有歷史街區與林業的相關展覽。今年九月中,森活村將展開第一波的活動,屆時將以自然素材為主軸,邀請藝術家展出木雕、藤編等創作,週末也會開放DIY活動。年底,全區將以林業文化結合在地生活為主軸,規劃出兼具藝文展覽、文化推廣、飲食、農特産銷售及生態宣導等多功能的生活村。

  檜意森活村

  地址:嘉義市林森東路1號周邊

  電話:(05)277-7235

  全球獨二 賓州制監獄建築──獄政博物館

  獄政博物館的前身為嘉義舊監獄,完工於1920年,是臺灣僅存的日治時代監獄建築,內部木料多半來自阿里山檜木。參照賓州式(又稱:賓夕凡尼亞式)監獄建築打造,融合和洋風格,是獄政博物館最大的特色,據稱是除日本北海道的網走監獄外,另一個擁有完整賓州式監獄之建築。

  所謂賓州式監獄的最大特點,就是管理收容人的長廊房舍,不採並排方式,而改以放射狀的方式散開,監視者只需站在中間端的中央臺,即可同時掌握監獄動態。隨著獄政博物館定時的導覽參訪,旅客還能夠更深入地了解監獄內的每個細節,像是挑高的空間有通風防潮作用、牢房頂端的貓道可觀察收容人的舉動、女性收容房舍裏設有育嬰空間等。另外如過去男收容房的送飯口與門把同高,女性卻得從地上的送飯口拿飯,以示男尊女卑之觀念,還有收容人睡覺時,頭得朝向靠門的方向,以降低攻擊能力等。

  獄政博物館目前也將過去做為勞動的工廠,改設為展覽空間,展出內容包括臺灣各地新舊監獄的模型、臺灣各監獄舊照片、收容人利用腳鐐、手銬、牢房鑰匙等廢材創作的作品。為加強觀光特色,民眾甚至可以扮成典獄長或受刑犯拍照,為昔日的肅穆氣氛,帶入一點歡樂氣息。

  獄政博物館

  地址:嘉義市維新路140號

  電話:(05)362-1873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9:30、10:30、13:30、14:30共四個時段有導覽。

  目前博物館參觀需隨導覽團進團出,尚未開放自由參觀。

  嘉義歷史建物巡禮

  嘉義史蹟資料館:建於1943年,主建物在日治時代為嘉義神社附屬的齋館及社務所,屬日本書院造風格,館內展有嘉義重要歷史事件、産業與人物等,位於綠意盎然的嘉義公園內,附近還可見舊神社臺座遺跡。

  地址:嘉義市公園街42號(射日塔前)

  電話:(05)271-1647

  北門驛

  建於1910年,是阿里山鐵路的起點車站,建築全部使用阿里山高級紅檜,目前為市定古蹟,過去雖曾遭祝融之災,燒燬近40%的建物,但修繕後的北門驛,仍展現古典雅樸之氣息。

  地址:嘉義市共和路428號

  電話:(05)229-4593

  用心探索 老屋新活力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