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婁星氐星交相輝映 兩岸學子情真意濃

2015年09月25日 13:10:3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9月25日婁底市訊 荷花含笑意,兩岸話和平。2015年8月24日至29日,婁底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辦了“湘臺高校大學生攜手走進富厚堂”活動。此次活動歷時6天,分為啟動儀式、聽國學講座、參觀婁底中心城區、攜手走進富厚堂、感受梅山民俗文化、兩岸學子攜手同心聯誼歌舞會等內容。時間雖短、內容頗豐、效果很好。兩岸高校大學生代表在坦誠中交流,彼此增進了了解,加深了感情,提高了認同。

  8月25日上午,在婁星與氐星交相輝映的婁底——美麗的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的校園舉行了“湘臺高校大學生攜手走進富厚堂”啟動儀式。婁底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向世聰先生出席並宣佈活動正式啟動,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副院長石瀟純女士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詞。隨後,邀請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副教授賀益德先生講述了湖湘文化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並一起參觀了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婁底書畫院,讓大家感受到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祖,兩岸同胞是一家人。

  下午,兩岸學子參觀了婁底中心城區的公園和廣場。

  8月26日清晨,兩岸學子乘坐兩輛大巴車從婁底直奔曾國藩故居——富厚堂,一走進富厚堂,一面標有“帥”字的紅色大旗在門前的半月塘邊向大家招手,半月塘中鋪滿荷葉,偶爾還能見到幾瓣荷花。正門上“毅勇侯第”的匾牌彰顯了曾國藩在我國近代史上的影響。走進院內,同學們被土磚青瓦所構造的四合院式的古典建築所吸引。跟著講解員的步伐,聆聽著對曾國藩生平及治國、治軍、治家的全面講解,一個個對曾國藩的敬意油然而生。從曾國藩的“我志未成人已苦,東南到處有啼痕”的戰鬥歷程到“何苦著作韆鞦業,宇宙常留一瓣香”的棄武從文,讓大家深深地了解了曾國藩一生經歷了許多的磨難,卻堅持“不怨不尤,勿忘自助”,最終走向成功。

  8月27日,經過幾個小時的車程,到達新化縣奉家鎮古桃花源,在古桃花源的農家樂品味了菜爽酒醇飯香,感受了閒情雅致的“小橋流水人家”,踏過渠江源裏有“二女救親”之傳説的姑娘河後,走進“長如帶、彎如月”的紫鵲界梯田。煙雨朦朧,雲霧繚繞,山間小路,點點人影,構成一幅奇美的畫卷,真可謂“深山藏大韻,幽徑有天音”。觀止之餘,更令人感悟到祖先頑強拼搏的精神。再經過幾個小時的車程,到達新化梅山民俗文化村的梅園大酒店,吃完晚飯,又接著參觀梅山蠟像館,通過講解員的介紹,讓兩岸學子了解梅山民俗文化的一些特色,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8月28日從新化回到婁底,下午舉辦了別開生面的“兩岸學子攜手同心”聯誼歌舞會,多才多藝的兩岸學子盡展風采,帶著幾天的交流、幾天的愉悅、幾天的成果一起放歌。歌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祈禱中華民族早日實現偉大復興!

  8月29日中午,兩岸學子深情話別,離別時,手拉著手,依依不捨,有的互贈紀念品,有的還溢出激動的淚花。短短幾天的交流、相聚,就如此難捨難分,這豈不是對血濃于水的最好詮釋嗎!(台灣網婁底市臺辦通訊員 張光模 趙傑 劉忠如)

[責任編輯:李瑞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