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粵臺學子交流落下帷幕 嶺南文化情係兩岸青年

2015年09月16日 10:24:0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9月16日廣州訊 8月25至29日,以“緣起嶺南,牽手未來”為主題的粵臺學子中華情暑期交流活動順利舉辦。粵臺學子中華情暑期交流活動是由廣東省臺聯聯合廣東海外聯誼會舉辦,廣東省黃埔軍校同學會以及省內三所重點高校共同參與承辦的粵臺兩地青年學子交流活動,今年是第二屆。該系列活動立足青年學生交流、文化交流等主題,旨在為兩岸青年學生架設一條溝通的“橋梁”。

  粵臺學子中華情暑期交流活動旨在通過搭建粵臺兩地青年交流平臺,促進兩地青年相互溝通、交流和合作,充分發揮臺灣學子的主觀能動性,讓臺灣學子認識大陸、了解大陸,增加對大陸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今年,來自臺灣大學、臺北大學、高雄中山大學和慈濟大學等島內26所高校,60多位師生參加了此次夏令營活動。此次暑期交流活動根據島內學子所學的專業及個人喜好特長,將60多位學生安排在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三所不同高校駐地,與這三所高校的志願者學生共同在廣東開展了為期5天的參訪考察交流活動。

  此次活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亮點突出,取得良好的成效。

  一是啟動儀式拉開帷幕,讓學子們倍感溫暖。8月25日,粵臺學子中華情暑期交流活動在廣州圖書館學術報告廳拉開帷幕。啟動儀式上,廣東海外聯合副會長陳升東發表致辭,陳會長對學子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表示,希望兩岸學子在這次交流活動中互相學習借鑒,互相了解認同,共同承擔起弘揚中華文化,造福兩岸人民的歷史責任,用青春鑄就中華民族新的輝煌。省臺聯會長顏珂出席了啟動儀式。

  二是專題講座耐人尋味,讓學子們認識嶺南。啟動儀式後,以文化搭臺,舉辦專題講座。此次活動邀請了嶺南文化研究領域的領軍學者、中山大學副校長陳春聲為學子們主講關於嶺南文化的主題講座。透過講座,學子們認識到粵臺兩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通,深刻領略到嶺南悠久且富有底蘊的文化和歷史,使得他們對此次夏令營活動更加充滿期待。

  三是各高校駐地活動主題鮮明,讓學子們走近廣東。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分別以“同走逸仙路、共奏和諧曲”、“海上絲綢之路新起航”、 “嶺南中醫探索行”為主題開展為期三天的自主活動,分別參訪了中山、珠海,江門、陽江,東莞等城市。學生們雖然都來自寶島臺灣,但卻能獲得不一樣的經歷和體驗。有學子反映到,本以為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學校,擔心與其他學生尋找不到共同的話題,後來才發現這些擔憂都是多餘的。

  四是小組活動精彩紛呈,讓學子們深入考察了解廣州。8月29日,各駐地的每個活動小組由兩位大陸學生志願者牽頭,帶同本小組的臺灣學子自行探索考察廣州。兩地學子經過一整天的實地考察互動,小組成員之間的相處更加融洽和活躍,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和互信。另一方面,學子們親身認知到悠久的廣東歷史文化,感受濃郁的嶺南風情,體驗廣東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五是活動總結分享會上兩岸青年暢所欲言,讓學子們難以忘懷。總結分享會上創新形式,摒棄以往讓學生代表直接上臺發表感想的方式,我們給每個高校駐地分配了20分鐘的時間,讓兩地青年學子以多種多樣的形式,依靠團隊協同合作,發揮自己藝術特長,通過節目表演、歌唱宣揚、舞蹈展現、詩詞朗誦等方式,將自己在祖國大陸的所見所聞所想,淋漓盡致的與大家分享。許多初次來大陸的臺灣學子感嘆到,大陸鄉親都很親切,大陸的發展變化很快,與他們原先對大陸的認知形成很大落差。分享過程中,充滿著兩地青年學子各種特別又難忘的感覺,有成長、有遺憾、有改變、有感動。

  粵臺學子中華情暑期交流活動結束了,但兩地學子的情誼仍在延續,嶺南之行留給學子們的美好印象並不會因為暑期交流活動的結束而淡化。學子們表示希望能夠參與更多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有更多的機會來了解大陸、認識大陸。我們也願意繼續為搭建兩岸青年相互溝通交流平臺,增強臺灣青少年“同根同源”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都做出更加積極的作用。(台灣網廣東省臺聯通訊員 鄞東奇)

[責任編輯:李瑞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