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文創企業入駐打造馬尾船政古街區

2015年09月16日 09:10: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灣文創企業入駐打造馬尾船政古街區

  9月15日,臺灣企業入駐“海峽兩岸(船政)文化創意産業園”協議簽約儀式,在位於福州馬尾的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舉行。 林穎 攝

  中新網馬尾9月15日電 (林穎)臺灣企業入駐“海峽兩岸(船政)文化創意産業園”協議簽約儀式,15日在位於福州馬尾的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舉行。

  雙方代表分別簽署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與臺灣中華船政文化發展交流協會合作協議,及福建船政文化保護開發有限公司與福建鉅太文旅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房屋租賃協議。福州馬尾區領導王蘇閩、張磊,臺灣中華船政文化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史忠義、福建鉅太文旅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訪平出席簽約儀式。

  歷時十個月的接洽,此次協議的簽訂將為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一個新的平臺,福建鉅太文旅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也成為兩岸文化創意産業園掛牌後,首家入駐的臺資企業。

  此次臺灣文創企業入駐馬尾船政文化街區,將為該街區帶來具有臺灣當地特色的産品和文創表演。

  據介紹,船政文化街區建在馬尾馬限山東南側坡,佔地約13畝、建築面積約4200平方米。船政文化街區作為船政展示的一個延伸和補充,起自船政文化博物館,是一條具有船政特定歷史時期(1866年~1920年)風格的街區,內有民宅、教堂、名人故居、亭、臺、樓閣和當時在馬尾出現的英、法建築,以及配套的輔助設施,盤山而上至馬限山巔。

  當天,簽約儀式結束後,前臺灣退役軍官、臺灣中華船政文化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史忠義表示,船政因歷史原因讓海峽兩岸有了一脈相連的關係,這一次的合作也讓雙方有了更實質意義的交流。

  史忠義説,臺灣文化創意産業起步早,經過20年的培育成長,已成為臺灣經濟發展和形象展示的重要支柱和途徑。此次雙方的合作,希望能將臺灣的創意思想帶入大陸,讓兩岸有機會共同發展文創産業。

  據介紹,目前已經有14家臺灣文創企業意向入駐船政文化街區,“屆時,遊客走進這個區域,首先映入眼簾的將是藝術家們在馬限山石梯上手繪的3D船政畫作,還將看到臺灣新竹創意人用高溫製作玻璃福船,買到山地鄉人做的琉璃珠,吃到當時航海人遠航時的‘快速食品’以及各種臺灣美食,還能動手自製帆船,了解船隻構造。我們還將搜尋來自世界各地對船政感興趣的文創人,節假日在街區的小廣場上演出,以吸引更多的遊客關注。”史忠義興奮地描述道。

  史忠義希望街區打造後能夠成為銜接船政景區的亮眼一環,同時能夠承載弘揚宣傳船政文化的重擔,“我們希望,參觀過船政文化街區的遊客會對船政文化産生更加濃厚的興趣,會繼續走遍船政的所有景點,深入了解百年前發生在這裡的燦爛歷史。”

  據悉,本月就將有臺灣文創企業陸續將入駐船政古街區。

  馬尾船政文化管理委員會負責人表示,兩岸從傳統的文化交流延伸到實質性的産業合作,是兩岸十多年來交流的結果。

  “早在今年二月福建自貿區獲批的消息傳來後,就有來自臺灣海軍軍官學校校友基金會的學者主動前來船政格致園,並表示對合作打造兩岸文化創意産業園有濃厚的興趣。當時基金會秘書長吳訪平更是多次在兩岸奔走,聯繫、協商相關事宜。我們也堅信,船政文化的發展必須有産業作為支柱,以帶動它的後勁發展。”

  早在兩岸為此接洽過程中,雙方都經歷了從“互不了解”到“互相信任”的過程。“為了能夠在臺灣更好地宣傳船政文化,把船政文化産業告訴企業家們,臺灣方面還專門成立了中華船政文化發展交流協會,這也是境外首個以船政文化命名的交流協會,協會成員大多由企業家組成,他們集結成一股力量,在臺灣為船政文化及其産業發揮著重要的宣傳作用。同時,為了促進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産業發展,臺灣中華船政文化發展交流協會還攜福建鉅太文旅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入駐馬尾,將為船政文化創意産業提供實質性運作。”船政文化管理委員會負責人介紹道。

  今年4月,福州迎來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正式揭牌之後,8月份又獲得了國務院同意設立福州新區的批復。其中,“積極推動‘兩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區’的建設,深化兩岸民間交流,提升科教文化交流水準,拓展産業合作”被寫入《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福州新區的批復》中。

  史忠義表示,新區獲批後,作為首個帶領文創項目入駐馬尾的負責方他很高興,同時也對兩岸共同打造船政文化街區有了更多的信心。

  據介紹,入駐馬尾中國船政文化城的臺灣文創企業將根據福州市《鼓勵和支援臺灣青年來榕創業就業實施辦法》,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完)

[責任編輯:李瑞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