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學生談兩岸青年交流:翻越我們之間的長城

2015年09月14日 10:25:31  來源:臺灣《旺報》
字號:    

  “我們是那麼相似,卻又是那麼不同。”曾有人告訴我,若你真要了解一個人,那就一起去旅行吧!這次,我跟著一群大陸學生和臺灣學生,也一起踏上了旅途。

  中國大陸幅員遼闊,小夥伴們來自各個省份。有些人直爽活潑,有些人溫文儒雅,有些人熱情可愛。其中,有個大陸女生叫珊珊,初次見面時,覺得這個女孩外型瘦削,説話的聲調也只是淡淡的,面部的表情也是精簡到不行,基本上是一種表情,實屬高冷型。

  因為這次的行程範圍需要橫跨三個省份,我們乘車的時間都以至少三小時起跳,每每當我睡醒,抬起頭總看見她一個人默默學習的樣子。

  原本,對於她的印象,也僅只於此,而在旅程當中,我與她的對話甚少,往往都只是她拿東西請大家吃,交談的次數屈指可數。直到八月八號那天,我們驅車前往北京,當時我也沒多想,只是想找個安靜舒適的位置坐下,好好地閉目養神。恰巧坐在我旁邊的是珊珊。一開始,客氣的攀談了幾句。然而,我沒想到的是,就這樣聊了四個多小時,從各自的學校到生活,最後到彼此的價值觀的交換。

  直到這時,我才發現珊珊並非屬於高冷型,只是戴著牙套,嘴巴經常潰爛所以不太説話。常説“別以貌取人”,當我們不了解,很容易對另一個人妄下評論,因著她的外表和行為。然而,她內在豐富的內容,卻是我們所不知的。

  我與珊珊的故事,並非只有這小小的一隅。在北京師範大學活動時,我們隨著大隊往食堂邁進,我們一群臺灣學生約六個人,因為貪圖路邊風景,而停下腳步捕捉,一回神,大隊早已不見蹤影。

  其實在那之前,老師就向我們提醒,趕緊跟上,以免迷路了。果不其然,我們迷路了!北京師範大學的校園規模,可是比我們學校大上幾倍,要找也不是簡單的事。

  於是乎,我們在校園裏徘徊了將近半小時。最後,我靈光一閃,記得珊珊隨時都把網路開著,於是我們就展開搭訕蹭網路計劃。慶倖的是,第一位路人很大方的就為我們開了熱點。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珊珊!問了珊珊到底在哪用餐,她馬上回復在京師大廈。

  一行人就這樣回到了隊伍。但卻不見珊珊人影,過了約莫二十分鐘,珊珊氣喘吁吁地跟另一位北京師範大學的學生一同來找我,問我們是怎麼回來的。原來,她拉了人出去找我們去了。

  當時,一陣暖流流過心頭。對於二十歲的我們來説,迷路真不是件大事。換成是我,我會告訴他們地點位置,但那份客氣可能也僅此而已,要真的移駕動身出去找人,那可就不一定了。但珊珊她熱情溫暖,對於朋友的事她總是很上心,也有可能是因為她經常面無表情的樣子,因此這樣溫暖的行為,讓人覺得更加炙熱。

  在結營式那天,中國文化院院長許嘉璐先生提到了要我們保持真情。在二十幾歲的我們身上,真情是我們唯一有的財産,但在社會的現實洗滌下,幾年過後,真情反倒成為最珍貴的事物。我們在成長,人生許多事我們都還未經歷,所以我們純真,假以時日,我也希望真誠是我為人處事的準則。以誠待友,此情才能長久不滅。

  大陸知名作家梁曉聲曾説:“友情是從人心通向人心的虹橋。”感謝這次的長城文化之旅(長城之旅第三屆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這座虹橋已然搭起。(文章來源:臺灣《旺報》,作者:陳琇嬿/新竹教育大學學生)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