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滾圖

《臺灣女性文學史》首發 大陸臺灣文學研究中首創

2018年09月04日 16:19: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灣女性文學史》首發大陸臺灣文學研究中首創

  《臺灣女性文學史》主編、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林丹婭介紹這部史書的撰寫與出版。 楊伏山 攝

  廈門市副市長國桂榮(左2)、廈大校長助理(右2)藤伯剛蒞會祝賀《臺灣女性文學史》的出版。 楊伏山 攝

  中新網廈門9月12日電 (記者 楊伏山)一部勾勒從古代至21世紀初年臺灣女性文學的緣起、發展、沿革歷史脈絡的近百萬字鴻篇巨制《臺灣女性文學史》,12日在廈門舉辦的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上首發。

  出版界人士稱,如此漫長時間跨度的臺灣女性文學史敘述,在大陸的臺灣文學研究中尚屬首例,填補了中國文學史與女性文學史的空白。

  自20世紀20年代起至今,中國大陸女性文學史的研究工作不斷取得突破性成果,但臺灣女性文學史至今仍鮮有人涉足,這既意味著臺灣女性文學研究的缺失與斷層,也意味著其在中國文學史與女性文學史中實際上的空缺,無疑將影響到其在母體文學史中的呈現與表述。

  由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林丹婭主編的這部《臺灣女性文學史》,以近百萬字的篇幅,大致分兩部分呈現了臺灣女性文學史的歷史分期與發展脈絡:第一部分包括遠古直至1945年光復前的臺灣女性文學;第二部分則重點考察1945年光復後至21世紀初的臺灣女性文學,其最基本特徵是真正運用現代漢語進入現代語境中的女性寫作。

  林丹婭教授介紹説,該部史書始終把臺灣女性文學的發掘、整理、解讀和闡釋工作置放在中華母體文化與母體文學的視角下比較進行,以期在性別視域中發現並揭示兩岸文化的同源同根、同秉同性;同時,突破歷來在主流文學史與女性文學史研究中的瓶頸,開展對遠古直至臺灣光復以前女性書寫的尋找與描述,通過對“原住民”民間文學、明鄭以來大陸去臺人士階層女眷文字進行梳理,發現被湮沒在歷史塵埃中的女性創作,呈現被遮蔽的女性文化元素。

  《臺灣女性文學史》出版機構——廈大出版社社長蔣東明稱,臺灣文學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實質是中華文化母體和文學傳統在臺灣地區延播所形成的區域形態,是一種亞文化形態和文學的地方特徵,這一特徵是歷時性的。

  他認為,從女性文學的視角呈現這一歷時性具有深刻的文化與現實意義。對臺灣女性文學的歷史考察,能醒目地呈現兩岸文化精神與民族血脈的同根同源,相互影響,對兩岸關係起到良好促進作用。該書的出版,“將成為國際文學界、文化界、學術界認知、研究臺灣文學與中國文學關係的重要文獻。”(完)

[責任編輯:李瑞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