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首張商業發行唱片及閩南語唱片“出土”(圖)

2014年10月15日 14:28: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灣首張商業發行唱片及閩南語唱片“出土”(圖)

  林太崴(左)與黃士豪分別蒐集到臺灣發行的第一張唱片與第一張閩南語演唱唱片,距今已有百年曆史。臺灣《聯合報》圖

  臺灣第一張商業發行的唱片,內容是客家八音“一串年”。臺灣《聯合報》圖

  臺灣第一張商業發行的唱片,內容是客家八音“一串年”。臺灣《聯合報》圖

  中新網10月1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第一張商業發行的唱片出版于100年前,在民間藏家的努力下,這張距今百年的唱片“出土”,民眾可一窺當年臺灣“流行音樂”的面貌。

  臺灣成功大學正展出臺灣唱片工業百年紀念展,臺灣第一張商業發行的唱片及第一張閩南語唱片,都灌錄在1914年,臺灣成功大學臺閩文化研究中心與藏家合作,陸續將這些珍貴唱片中的樂曲,以數字方式重錄,交臺灣歷史博物館保存。

  這兩張“第一”的唱片,分別由林太崴及黃士豪收藏,兩人在島內的“蟲膠唱片”(最早期唱片)收藏界都屬於“瘋狂級”的藏家。

  36歲的林太崴學的是美術,因喜愛唱片,對臺灣百年唱片史相當有研究,目前已轉換跑道,正就讀臺大音樂研究所。他蒐集島內外早期唱片上千張,常四處挖寶, 臺灣第一張商業發行唱片,是幾年前在臺北大稻埕的一處舊宅中,從清理的舊物中買回,原本不知是第一張,後來翻查數據才知是日治時期1914年,由日蓄唱片公司灌制的客家八音。

  林太崴説,臺灣在日治時期發行不少唱片,都是臺灣藝人遠渡重洋到日本錄製,製作唱片再回銷臺灣,一張大約1.65元,約合今日的新台幣3000元,相當昂貴,被視為奢侈品。

  36歲的科技工程師黃士豪獲得第一張閩南語演唱的唱片“點燈紅”,是他跑遍臺灣,四處與古物商、回收商等套交情,偶然中一名古物商問他“有一張破掉的蟲膠你要不要”,修復後才發現竟是第一張閩南語唱片。

  這兩張唱片因年代久遠,早已逸失,可説是現存唯一的一張,價值難以估計。

  林太崴説,本名劉清香的“純純”是臺灣第一位流行歌手,1932年灌制的《桃花泣血記》,特殊的嗓音風靡臺灣,大賣兩萬張,是臺灣第一位稱得上流行歌手的藝人。

  林太崴、黃士豪兩人興趣相同,雖然一南一北,但經常聯絡交換心得,兩人搜尋多年的臺灣第一首被禁的流行歌“街頭的流浪”唱片,被林太崴找到,黃士豪開玩笑説讓他“羨慕地牙癢癢的”。

  兩人感慨臺灣早期唱片音樂乏人關切,隨時光而流失,兩人不藏私,全提供做數字化,讓更多人聽見。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