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在臺大陸學生、大陸配偶:想説愛臺灣不容易

2014年09月28日 08:07:0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近日,臺灣“立法院”內政、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聯席初審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未來大陸學生赴臺就讀有望參加島內健保。睽違一年半,被兩岸互設辦事處爭議、反服貿抗爭接連阻撓的陸生健保相關法案,終於又被納入到“立法院”的議事日程。

  陸生在臺灣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一直是兩岸頗受爭議的問題,臺教育部自2011年度首度開放陸生赴臺求學,但陸生在臺至今無法參與健保,並受“三限六不”政策所制約,陸生也曾多次反映,希望可以納入健保。

  陸生健保議題本該是一個尋常的社會保險問題,但是一路走來,都是作為兩岸關係大環境下的政治問題來討論,受到各方意識形態所左右。事實上,被送上政治祭壇的又僅止陸生而已,遠嫁臺灣的大陸配偶們也受到不少歧視,套用某位陸生的一句話,“陸生和陸配都是生活在臺灣社會最底層的一群人”。

  大陸配偶,在臺灣又稱大陸新娘,對於在臺的陸配們來説,最關心的就是身份證問題。在臺灣,外籍配偶取得身份證的定居年限是4至5年,但是對於大陸配偶來説,在多年的爭取之下,入籍年限才從8年減至6年。甚至在2002年,民進黨當局企圖將陸配入籍年限延長至11年,經過3000多名陸配和民眾數次街頭抗議後,法案終告夭折。沒有身份證,生活甚是不便,辦大小事都必須出示依親對象的擔保簽名,不能用自己的名字買房買車、辦電話門號、登記營業稅。此外,陸配在就業時會遇到更大的困境,比如同工不同酬、在大陸取得的學歷不被採認、入籍未滿10年不得擔任公職等等,對大陸新娘的歧視在臺比比皆是。

  臺灣一直自詡是多元社會,包容性極強,但是在對待陸生和陸配的問題上,卻一直跨不過去意識形態這個坎。這些議題每每進入“立法院”的議事日程後,都會上升到兩岸關係的高度,最後又無奈被擱置。甚至在野黨為了阻礙法案通過,不斷宣揚臺灣健保已經入不敷出,再將陸生納入其中無疑增加其負擔等錯誤觀點。

  其實,兩岸通婚交流已有20多年之久,開放陸生赴臺求學也已滿三年,目前在臺大陸配偶已達30多萬人,近三年赴臺求學的陸生也有幾千人之多。陸生和陸配都是曾在大陸長期生活過,後因學業、婚姻問題移居臺灣,或是經常往來兩岸,他們對兩岸的社會文化、政治環境都有著較為深入的了解,對於促進兩岸關係持續良好發展,以及兩岸人民相互了解,都是非常有效的紐帶。況且隨著陸配在臺生活的時間日益增長,對臺灣社會的貢獻也日益凸顯,沒有理由被視為二等公民。

  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常態化,希望在臺的陸生和陸配能夠得到平等友善的對待,而在野黨也能放棄“逢中必反”的心態,順應兩岸有序交流的大勢。讓陸生健保、陸配身份證等這種本該單純的社會問題,得到其該有的公正對待,勿因政治問題繼續延宕下去。(文/俞菁)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