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兩岸攜手傳珍本 稀世成果惠學林

2014年07月29日 10:50:51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子海》整理與研究”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近日,“《子海》首批重大成果發佈暨‘兩岸古籍珍本合璧工程’論證會”在山東大學舉行。這是我國古籍整理和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一件盛事,對於建設中華優秀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為幫助廣大讀者了解這件盛事的來龍去脈,記者走訪了山東大學子海編纂中心主任鄭傑文教授。

  記者:首先請您簡要談一談《子海》編纂的緣起。

  鄭傑文:我國古代典籍主要分經、史、子、集四部,其中子部古籍全面反映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學術文化、科學技術、生活方式等方面內容,有獨特的歷史價值。子部古籍的整理、研究與出版,有利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內容的揭示和傳播,有助於深化世界對中國歷史和現實的了解,有助於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前人對子部典籍的整理與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也發揮了應有的學術作用,但目前整理出版和影印出版的子部典籍數量有限,未能反映其整體面貌。充分挖掘和展現子部典籍的學術文化價值,一方面需要擴大收書範圍,另一方面需要進行深層次的整理與研究。這是山東大學申報並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子海》整理與研究”的初衷。

  記者:《子海》編纂的總體設想和實施規劃如何?

  鄭傑文:“子海”即“子書淵海”的簡稱。“《子海》整理與研究”就是將子部精華典籍予以整理,對傳統子學進行研究,最後將形成收錄500種子部要籍的《子海精華編》、5000種子部古籍的《子海珍本編》、100種子學研究專著的《子海研究編》,以及相應的對外《子海翻譯編》,成書5600余種,總體規模為《四庫全書》的一倍半。

  為完成《子海精華編》,我們從北京大學、臺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日本京都大學等國內外47所高校和科研單位選聘160多位學者,啟動了257種子書的整理;為完成《子海研究編》,我們從全世界漢學研究者中選聘一流作者,現已選聘美國夏威夷大學的安樂哲教授承擔《儒家角色倫理研究》、哥倫比亞大學的魏樸和教授承擔《子書探微》、德國慕尼黑大學的葉瀚教授承擔《〈鬼穀子〉與縱橫家研究》及《〈易林〉與上古文化研究》等書的撰寫工作;為完成《子海珍本編》,我們從現存5萬多種子部典籍中精選珍本5000種,遴選原則有三:一是刊刻年代為乾隆時期及其以前(稿抄本則不受此限),二是不超過3家館藏,三是儘量選擇以前沒有影印過的古籍善本。

  記者:《子海珍本編》第一輯已經出版,請您介紹一下這套叢書的內容、價值和意義。

  鄭傑文:《子海珍本編》第一輯共174冊(含大陸卷124冊和臺灣卷50冊),將海峽兩岸重要藏書單位所藏的500多種珍稀精善的子部典籍呈獻給廣大讀者。它的出版發行,我想至少具有兩個方面的價值和意義。

  其一是學術價值。《子海珍本編》第一輯收錄子部古籍543種,所選版本皆為珍稀精善之本,其中有宋金元刻本47種、稿本84種、元明清抄本148種、明刻本224種,共計503種,佔此輯影印總數的92.6%,文獻和學術價值很高,彌足珍貴。此次編纂對一些分散于不同館藏的殘本作了合併整理,為今後古典學術研究奉獻了珍貴史料。

  其二是合作交流價值。《子海珍本編》第一輯在促進兩岸學術文化合作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實現了大陸科研單位與臺灣“國家圖書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臺灣“中央研究院”等文化學術機構共同編纂、聯合出版,開啟了海峽兩岸學術界傾力合作、共擔民族文化傳承重任的新局面,意義重大而深遠。

  記者:除編纂出版《子海珍本編》第一輯外,本項目目前還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

  鄭傑文:在編纂出版《子海珍本編》第一輯的同時,我們于2011年6月推出了《子海特輯》,收錄知名學者未出版過的子學研究書稿16種、未刊登過的子學研究文稿4種,由江蘇鳳凰出版社出版。其中第一冊《高亨子學研究未刊稿》收錄了《老子哲學》、《莊子哲學雜論》、《先秦諸子研究文獻目錄》等書稿3種;第二冊《欒調甫子學研究未刊稿》收錄了《墨學概論》、《墨學(第三冊)》和《名學》、《因明(辯篇之二)》、《名家言(卷之九)》、《國學緒論》、《子書概論》、《指導研究》、《論語研究》等書稿9種,及《堅白説》、《論邏輯與常語用名之異》、《答王啟湘問》等文稿3種;第三冊《丁山子學研究未刊稿 王獻唐子學研究未刊稿》收丁山先生《荀子均集》書稿1種、《五行考原兼論明堂五帝》文稿1種,收王獻唐先生《公孫龍子選譯》、《老莊學案初稿》、《鬼穀子札記》等書稿3種。下一步,我們將陸續推出《子海珍本編》2—10輯,加快《子海精華編》各書的整理和出版,並與江蘇鳳凰出版社協商《子海研究編》的陸續出版工作。

  記者:《子海》編纂是一項國家級的重大學術工程,如何保障這項工程順利進行並取得高品質的成果?

  鄭傑文:山東大學對《子海》整理與研究高度重視,成立了校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組建了子海編纂中心,制定了嚴格規範的編纂標準和制度。例如,為保證《子海精華編》的品質和水準,我們制定了8個管理文件,要求作者審慎選取整理底本與校本,努力推出新的整理本版本系統;要求依據有無整理本等情況來設計不同的整理方式,統一格式、準確標點、精審校勘、斟酌註釋,使每種整理著作在某些方面超越已有整理本;要求承擔者嚴格按照《〈子海精華編〉整理工作手冊》中《新舊字形對照表》和《異體字表》的規定規範用字,推出有《子海》特色的古籍整理系列著作。另外,還規定了《整理工作管理流程》,確立了《子海精華編》書稿編纂的“三審三校”制度,以保證每部書稿的學術品質。(彭國華)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