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2013年四川自然文化遺産之旅”參訪團到綿陽參訪

2014年07月29日 10:59:3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參訪團一行祭拜“5.12”地震遇難同胞。(圖片來源:綿陽市臺辦)

  台灣網5月23日綿陽消息 日前,臺灣高雄市青溪總會理事長、臺灣文教經貿交流協會理事長率臺灣南部社團菁英一行41人組成的“2013年四川自然文化遺産之旅”參訪團到綿陽參訪。參訪團一行冒雨先後考察了北川縣地震遺址、“5.12”汶川地震紀念館、北川新縣城,了解綿陽災後恢復重建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感受綿陽發展振興的新氣象。

  在北川縣地震遺址,參訪團一行佇立雨中為“5.12”地震遇難同胞默哀,敬獻鮮花表示悼念。在引導人員的介紹下,參訪團一行緩緩地參觀地震遺址,仔細傾聽著情況介紹,還不時用手上的相機拍攝震損的房屋,見證大自然破壞的力量。“天下著雨,那是上天在為地震遇難同胞哭泣。”參訪團成員蔡先生動情地説。“看到此景,我們深感痛楚,北川群眾在地震中那種生離死別和慘痛經歷我們感同身受,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走出地震遺址,參訪團一行都陷入了沉思。“早上出發時的那種喜悅在此時都沒有了,我看到大家在車上都沉默了,久久不語,都被地震遺址殘垣斷壁的情景鎮住了。他們都在為遇難同胞感到痛心和惋惜。痛恨地震慘無人道的肆掠破壞。”參訪團成員莊先生在交流過程中對我們説。

  走進“5.12”汶川地震紀念館,參訪團一行被逼真的聲、像、圖、文所表現的救援、重建、發展的場景所吸引,感到十分震撼。“通過對紀念館的參觀,讓我們直觀、簡捷地了解了綿陽從強震來襲到搶險救援,從恢復重建和發展振興的全過程,感受到了綿陽人民的堅強,感受到了中國力量,更感受到了作為中國人的驕傲。”莊先生激動地對我們説。

  當車緩緩駛入北川新縣城,整齊的樓棟、寬敞的道路、蔥翠的綠化、勤勞的人民……一一呈現在參訪團面前。“真的是太漂亮了,眼前的一切,讓我們看到了一種生機與活力,想像到災區重獲新生、群眾安居樂業的一種新希望,感受到綿陽加快發展振興的一種新氣象。”蔡先生喜悅地自語著。

  此外,參訪團一行還前往江油市考察參觀李白紀念館和李白故居。(台灣網、綿陽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