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兩岸常用詞典》出版 助兩岸消除語言隔閡

2014年07月29日 11:10:19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字號:    

  為進一步深化兩岸交流,由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推動的《兩岸常用詞典》實體書13日正式出版。馬英九在致辭中稱,最好的辦法就是“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具體來講就是做到“正簡並呈,各取所需”。

  據臺灣《聯合晚報》13日報道,新書發表會當天上午在“中華文化總會”舉行。馬英九稱,兩岸共同編撰這本書時,一定會有很多分歧,即使在兩岸簽署的18個協議中,這種例子也屢見不鮮,例如“架構協議”,大陸稱為“框架協議”。像這種隔閡,其實通過詞典慢慢就可以改善。尤其是大陸人士訪問臺灣4年來超過400萬人,臺灣人赴大陸一年也將超過500萬人,需要一套詞典書來解釋。馬英九舉例稱,過去他看到“給力”,不懂是什麼意思,後來才知道是“in power”。另外還有“雷人”,最初以為“雲層放電時打到人叫雷人”,後來才知道是“震驚、無語”的意思。馬英九還強調説,臺灣用的是正體字,不宜稱為繁體字,因為“一點都不煩”,他也不主張以繁體字和簡體字來區分兩岸。

  臺灣“中央社”介紹稱,馬英九2008年時提出兩岸合編《中華大辭典》的構想,在臺灣“中華文化總會”與大陸中國辭書學會專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2月8日“中華語文知識庫”網路版正式上線。臺灣及大陸上百名專家學者在網路版本的基礎上,持續編審、擴增內容,出版了《兩岸常用詞典》新書,厚達1800頁,收錄兩岸常用的5700字,共2.7萬多個詞彙,並列出兩岸對相同詞彙的不同解釋。例如“鐵齒”在臺灣指嘴硬固執,在大陸指能説會道、言語犀利;“脫産”一詞在大陸是離職、離開原先工作職位的意思,而在臺灣是指脫離手中財産。臺灣俗稱證券營業場所為“號子”,在大陸是指拘留所、監獄等地方;而臺灣的“空頭公司”在大陸被稱為“皮包公司”,“扮黑臉”在大陸則是“唱白臉”的意思。

  此外,詞典還收錄了臺灣用語“機車”、“夯”及大陸用語“飄綠”等特殊用詞。例如臺灣的“夯”指流行、熱門,“機車”指做事啰嗦、挑釁、存心刁難別人,大陸用語“飄綠”則是指股票一片慘綠。“中華文化總會”中華語文知識庫項目的李經理透露,接下來會持續進行擴編工作,希望能朝向其他華文地區進行收編,包括馬來西亞、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島內輿論紛紛對詞典給予正面評價。“中央社”稱,《兩岸常用詞典》出版,為雙方交流寫下新頁。《聯合晚報》稱,兩岸旅遊日益頻繁,詞彙交流更顯重要。▲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