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兩岸常用詞典》完成 化異為通消除語言分歧

2014年07月29日 11:17:53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如果你是大陸居民,如果你在臺灣旅遊,有人問你“馬鈴薯”是什麼?絕大多數人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馬鈴薯。”但是,錯!在臺灣,“馬鈴薯”指的是“花生”。類似的例子在兩岸的語言文字使用中還有很多,現在,兩岸的專家學者們正在將這些語言中的分歧加以全面整合處理,以達到化異為通的目的。

  2月8日上午,兩岸合作編撰中華語文工具書成果發佈在北京和臺灣兩地同時舉行。“中華語文知識庫”網站兩岸同步上線啟動,將向全球中華語言文化愛好者免費開放。《兩岸常用詞典》大陸版已經完稿,2012年6月份正式出版發行。

  消除影響交流的語言分歧

  兩岸合作編撰中華語文工具書目的在於進一步推動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消除影響交流的語言文字分歧,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正如中華語文工具書首席顧問許嘉璐在致辭中所説,“工具書是人們生活中必備的,而兩岸合作編撰的中華語文工具書必將成為兩岸合作交流的必備之物”。

  2009年7月,《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共同建議》中提出了“鼓勵兩岸民間合作編撰中華語文工具書”。2010年初開始,兩岸啟動語文工具書合作編撰工作,大陸方面成立了由辭書編撰、資訊技術、科技名詞對照等方面的專家組成的團隊,臺灣方面由中華文化總會負責統籌。兩年來,兩岸共召開了6輪工作會議和多次分組會議,雙方計劃用2年的時間先編寫出小型《兩岸常用詞典》,在3至5年內編撰一部中型語文工具書《中華語文大詞典》,並在過去合作基礎上合編《中華科學與技術大詞典》和《兩岸科學與技術常用詞典》。同時,雙方協商共同建設“中華語文知識庫”網站。

  同名異實:“鬱悶”Vs“開心”

  如果一位臺灣朋友告訴你:與你交朋友他感到很“窩心”。你可千萬別誤會——在大陸,“窩心”的意思是“鬱悶”,而在臺灣,“窩心”指的卻是“開心”。海峽兩岸儘管同宗同源,有共同的思想文化傳統,使用同一種語言文字,但具體到字詞的形、音、義以及語文應用層面,還存在一定的差異。

  中華語文工具書大陸編委會詞典組組長李行健指出:“大陸在推行簡化字、廢除異體字和舊字形以後,兩岸的字形差異更為明顯。由於影響詞義演變的社會環境不同、新詞新義産生的途徑不同、對外來詞語消化吸收的理念不同,兩岸在語言上各自産生了一批獨用詞語以及同名異實或同實異名的詞語。大陸推廣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與臺灣推行的‘國語’客觀上也形成了一些字詞在讀音上的分歧。所有這些都不利於兩岸日益密切的經貿文化交流,不利於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拜票’、‘草莓族’、‘嗆聲’等都是臺灣獨用的詞語。‘拜票’就是候選人在選舉前到處拜訪,請求選民給自己投上一票;‘草莓族’是指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像草莓一樣,儘管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卻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爛;‘嗆聲’的意思是大聲發出自己的聲音,表達出自己的意見、想法。而大陸獨用的詞語也有‘離休’、‘綠色食品’、‘群眾演員’等。”李行健組長舉例説。

  兩岸合編《兩岸常用詞典》和《中華語文大詞典》確定了兩項原則。一是詞典以收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中的常用詞語為主,同時適當收錄一些雙方各自特有而常用的詞語,反映兩岸語用異同,以方便兩岸交流和一般民眾使用,併為學習漢語的外國人提供幫助;二是詞典內容以描寫性、通用性、實用性為編撰原則,除收錄兩岸通行的常用字、詞和固定短語為主外,酌收兩岸現行字形、讀音和詞義不同的條目,以求同存異、異中求通的方式,使兩岸交流中語言能暢通無障礙。另外還收錄了一部分兩岸各自特有的詞彙,以便相互溝通。

  同實異名:“硅”&“矽”

  同一種元素,在大陸叫“硅”,在臺灣則叫“矽”。海峽兩岸已分隔半個多世紀,由於互不溝通、各自定名,導致了科技名詞不一致。據中華語文工具書大陸編委會科技名片語組長劉青介紹,兩岸的科技名詞,尤其以高新技術領域中的名詞差異大為代表,如電腦科學技術名詞,據統計完全相同的只有58%,情況相對較好的基礎學科如物理學,也有大約20%的不一致。

  海峽兩岸科技名詞的交流、對照是兩岸開展科教、經貿、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基礎。1993年,“汪辜會談”就把探討兩岸科技名詞的統一工作列入共同協議中。1994年,中國科學院院士盧嘉錫等70余位專家學者呼籲要積極推進海峽兩岸科技名詞的統一。

  2010年3月,“兩岸民間合作編撰中華語文工具書”工作會上決定,《中華科學與技術大辭典》、《兩岸科學與技術常用詞典》由大陸的全國科技名詞委和臺灣的教育研究院組織實施,對於那些與兩岸交流密切相關的學科,以及名詞混亂現象嚴重的學科和條件成熟、容易開展的學科先行開展名詞對照。

  截至目前,《中華科學與技術大辭典》已完成25個學科16萬條名詞的對照,《兩岸科學與技術常用詞典》已完成6個學科8000余條專業名詞的比對。

  兩岸合作編撰中華語文工具書為兩岸開展科教、經貿、文化交流與合作掃除了語言文字方面的分歧障礙,而其深遠的意義和社會作用,將隨時間的推移更加顯現出來。(本報記者 廉丹)

[責任編輯:郭慶娜]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