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文化界人士為增進兩岸文化交流獻策

2014年07月29日 11:12: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華兩岸經貿投資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張京育9日表示,兩岸文化交流越來越多,應儘快簽署兩岸文化交流框架協議,做好對各種交流的規範和引導工作。

  9日下午,“兩岸文化交流座談會”在山東青島舉辦,這是“情係齊魯——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的重頭戲。曾任臺灣當局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的張京育在座談會上做上述發言。

  張京育指出,盛唐是因開放、多元,才成為中華文化最綻放光芒的時代,兩岸也要有大格局觀,將中華文化與世界主流文化結合。簽訂協議才能吸引資金投入,更好傳承、發揚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聯誼會副秘書長肖夏勇回應,大陸一直提倡兩岸文化交流機制化,但臺灣文化界的聲音可能還不夠多。  

  肖夏勇表示,兩岸文化可以相互借鑒的東西越來越多,已從交流階段走到了合作階段,機制化就是為了保障合作的順暢。如果簽署兩岸文化交流框架協議還需探討,雙方可以考慮先分領域簽署協議,比如先簽署文化創意産業合作協議、文化遺産合作協議等。

  7月2日到9日,參加“情係齊魯”活動的兩岸文化界人士一起登泰山、訪孔府,參觀了山東博物館、齊國歷史博物館、蒲松齡紀念館等地。臺灣嘉賓紛紛讚嘆山東硬體建設取得的成就,同時指出要將文化建設落實到每個人的行為表現中,讓“溫良恭儉讓”在生活中體現。

  臺中市文化局局長葉樹姍指出,文博機構除了硬體建設外,更應注重與人的溝通,與觀眾的互動。

  臺北大學榮譽教授辛晚教表示,禮樂文化應得到更多重視,祭孔儀式應遵循古禮。他還建議孔子研究院增設權威的儒學圖書館,供世界各地研究儒學的專家參考。

  肖夏勇總結説,大陸有文化資源、文化市場,但公共文化服務方面存在不足,歡迎臺灣人士為劇場運營、展覽設計、推廣服務,提供更多意見與幫助。

  9日晚,“情係齊魯”活動將舉行閉幕式。兩岸文化界人士將表演自編自導的節目,一起聯歡。(記者 鄭巧)

[責任編輯:張京]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