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架設民心相通的橋梁(國際論壇)

2018年11月22日 18:01: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國的包容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和支援,“一帶一路”倡議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我已年過古稀,與中國的緣分從孩提時代就已開始:我喜歡喝綠茶,它的清香讓人心情舒暢。品味這種東方飲品的習慣已經伴隨我一生。如今我應邀來到中國參加“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在激動和感謝之餘,我也在思考這片土地上所蘊含的激情與帶給世界的能量。

  如今在很多國家提起中國,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確,這些國家與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在中國幫助下建設基礎設施和工業園區等,發展本國經濟的同時促進居民就業。“一帶一路”倡議是開放的,中國不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任何國家。中國的包容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和支援,“一帶一路”倡議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作為中國的近鄰,烏茲別克熱情支援和擁抱“一帶一路”倡議,而且我們對“一帶一路”更有一份特別的感情。烏茲別克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我們通過絲綢之路與中國互通有無,在文化上互相影響。直到現在,撒馬爾罕、布哈拉等古城的博物館裏仍陳列著很多與中國有關的文物,這是烏中兩國人民友好交往源遠流長的具體例證。

  在當前共建“一帶一路”的宏偉願景下,烏中兩國民眾的心貼得更近了。現在有700多家中資企業在烏茲別克運營,兩國還在能源、化工等産業方面進行緊密合作,這些都為當地經濟作出了不小的貢獻,兩國領導人對此給予高度評價。正因為如此,有志於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的烏茲別克年輕人越來越多。我想説的是,烏茲別克非常歡迎中國朋友前來投資興業,在這裡你們將滿載而歸。

  烏茲別克人常説“得資訊者得天下”,這很好地説明瞭資訊的重要性。因此,記者的報道在共建“一帶一路”上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人民日報社主辦的“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已經成為各國媒體交流合作的良好平臺。未來我們應該進一步建立機制,建設合作中心以加強資訊和經驗交流,為共建“一帶一路”建言獻策。

  烏茲別克國家通訊社十分重視對華報道,已經開設了中文網站。《人民日報》是中共中央機關報,其權威性毋庸置疑,烏茲別克讀者十分希望通過《人民日報》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最新成就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最新進展。在今年的“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上,我們兩家媒體將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在新聞交換、人員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這是烏中媒體合作中的一件大事,我們將以該協議的簽署為契機,加大對對方國家的報道,為加強烏中兩國的戰略合作和民心相通作出自己的貢獻。

  這次中國之行讓我親眼看到了中國的快速發展,深入了解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刻內涵,收穫頗豐。一路上我看到了很多橋梁,我覺得“一帶一路”倡議正如這些橋梁一樣,將烏茲別克與中國緊密地連接起來。如果有機會,我也希望邀請中國的記者和遊客朋友們來感受烏茲別克的燦爛文化。

  (作者伊裏斯馬特阿卜杜哈利科夫 為烏茲別克國家通訊社首席編輯)

[責任編輯:張露露]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