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河南這個村曾亮相央視,如今吸引兩岸媒體聚焦,因為啥?

2018年09月20日 12:18:00來源:大河網

  大河網訊 原先要拆掉的村莊,誰想變成了"金窩窩",現如今農家樂、茶館、KTV、農村淘寶店、衛生院、窯洞主題的賓館,樣樣都有。9月12日,兩岸記者來到焦作孟州莫溝村,感受黃土青瓦間別樣的老家氣息。

  莫溝村隸屬於焦作市孟州市西虢鎮,現有農戶181戶,743人,耕地面積800畝,溝地面積400畝。年每人平均收入由2015年的6325元增長至16800元,村民收入渠道由原來的傳統農業、打工、運輸轉變為現在的土地流轉、産業區就業、三産服務、合作社運營等多元化收入方式。

  晨曦初照,沿著碎石步道,尋著月季花香,露出濃濃鄉情。走進莫溝村每家每戶都挂著這樣一個牌子,上面清晰的寫著戶主、家訓、黨員誓言和星級文明評分。如今的村貌,得來是不易的。“在2015年之前,莫溝村是一個傳統農業種植村,年收入不高,外出打工的人較多。”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説,“那時莫溝村被孟州工業文明包圍,被列為拆遷重建的村子,直到2015年,綠色生態的自然條件被孟州市委、市政府、鎮村幹部及設計團隊所認知,經過反覆調研論證決定,將其保留下來,才作為農村發展方向的一種探索。"

  根留下了,群眾熱情也高了。

  近年來,莫溝村開啟美麗鄉村建設步伐,逐步進行村淘、廁所、污水處理、公交專線天然氣進村入戶等工作,黨群隊伍打造“五面紅旗““制定莫溝六條”提升鄉村價值。

  走進老家莫溝村淘店,映入眼簾的是一塊“一節舊電池兌一瓶礦泉水”的牌子,記者了解到,這是莫溝村實施鄉村清潔工程,推進“七改一植”的具體活動之一。在村淘店內,80後村淘店主苗建民向記者介紹説:“大學畢業後,因為條件差,我選擇逃離農村,在美麗鄉村建設後才回到這裡。2015年,我通過社會招募年輕人參加阿里巴巴電商培訓,成為了一名農村淘寶合夥人,繼而紮根農村,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這些村民代購和代賣一些商品,村裏面做的一些手工製品通過線上渠道銷售出去,幫助農民省一些錢同時增加一些收入。”現如今的村淘店,已經成為村民線上培訓、取快遞、繳費的良好去所,大大的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質。

   羊圈轉型甜品店 留住鄉情增加收入

  現在的幸福甜品店最早是一個羊圈,經過設計師的打造目前已成為可以容納近30人,集吃飯、唱歌、燉菜、電燒烤于一體的農家小院。"我和我老公建造這個小院的初衷是因為比較喜歡田園風光,這些小院裏的擺設、桌子都是自己動手,為了還原一個真正的鄉情場景。"甜品店店主劉會告訴大河網記者,"現在這裡主要經營自製甜品、冷飲,同時接待團隊和同學、家庭聚會,有的時候地方一用就是一天,大家動動手也能拉近彼此感情,是一種別樣的體驗,現在每年大概能收入一二十萬,節假日每天能有三四千的進賬"。

  窯洞變賓館 “賺”出新思路

  “貴客來到我家房,休笑我家無瓦房,住的好像神仙洞,冬天暖了夏天涼。”這是流傳在當地的一首歌謠。何家大院,以前是莫溝村民小時候的記憶,自從搬上樓房,窯洞倍顯荒涼。2015年,莫溝村美麗鄉村建設,開始了它的復修工作。“何家大院現在包含住宿、接待、餐廳等服務,住宿的標準還是比較時尚的,追求原木打造。”大院工作人員向大河網記者介紹,“現在主要承辦一些大型會議、企業的聚餐都會提前預定這個地方,一晚上的房價在三四百元,應該大家都能接受。”

   上過《焦點訪談》 苗樹生談他的鄉愁情

   為了多掙一分錢,打工打了12年。這在苗樹生心裏記憶深刻。“因為窮,2000年都是在寧夏過的。2013年回來,2015年趕上美麗鄉村建設,那時有好多的攝影師採訪,我還專門給他們起了個主題來拍攝。”苗樹生告訴大河網記者,“古代人是有鄉愁的,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人忘了回家的路,在中國有家才有根,外出再奮鬥也是為了回家。”

  現在的苗樹生又組織了一個合作社,在汶水河邊搞了一個“水上樂園”。“那裏還提供了共用單車,繞一圈是8里地,可以有效的緩解壓力。”苗樹生説:“8股8個人,預計一年也能掙到2萬塊錢。”

  2018年9月12日,兩岸媒體團還對韓園進行了考察。(田凱中)

[責任編輯:王莉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