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愚公村有個“巧媳婦”

2018年09月20日 12:10:00來源:大河網

 

  大河網訊 “這是我們的新小區,之前我們家住在道境廣場那裏。”愚公村負責人王石柱介紹説:“2014年的時候, 市裏面發展王屋山景區需要我們搬遷,晚上群眾一開會,對景區發展非常支援,全部簽字搬遷。” 9月11日,“小康路上?看鄉村振興”兩岸媒體記者走進王屋山下的愚公村,近距離了解這裡的新貌。

▲愚公村新貌

  愚公村因《列子湯問》愚公移山傳説而得名,是愚公移山傳説的發源地。全村轄10個居民組,361戶,1413人。全村耕地面積1964畝,林地面積4078畝。近年來,伴隨著王屋山景區的開發建設,愚公村以改善人居環境、助推産業升級、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為重點,強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已使全村呈現出環境優美、産業發達、設施完善、生活祥和的繁榮景象。

  走進愚公村,三層的小別墅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屋舍下都配備有封蓋式的垃圾桶,戶戶乾淨整潔。

  遊客多了 賺錢了 觀念也轉變了

  “曾經的愚公村,處在深山之中,交通閉塞,群眾以耕地為生,靠天吃飯。上世紀70年代,全村群眾響應改革開放號召,在沒有機械工具的情況下,秉承愚公移山精神,一鍬一鎬、開山辟路,完成了20公里道路建設,打通了全村發展的經濟命脈;建成了紫薇宮水庫;修建了連通王屋山水庫的支渠15里,解決了吃水和澆地問題,到90年代初,全村應政府號召,大力發展果樹種植400余畝。現如今王屋山景區的發展家家吃上了‘旅遊飯’。”村委負責人介紹説:“剛開始搞農家樂時,又是投資、又是裝修,有些群眾對新東西接受不了,慢慢的,遊客多了,平時三年的錢一年就賺了。摸索出經驗後,現在全村361戶人家有60余家經營農家樂,政府每年多次組織農家樂培訓扶持,打造‘一店一品’,按星級評定,政府還會有額外的補貼。”

  愚公村有個“巧媳婦”帶頭致富點子多

▲賈海燕接受採訪

  37歲的賈海燕是王屋鎮愚公村村民,現任王屋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屋山旅遊餐飲協會負責人、農家樂發展帶頭人、巧媳婦基地創業帶頭人,2017年4月,賈海燕被選為濟源市人大代表。“在開農家樂之前,我在酒店行業務工,留心學習酒店賓館的經營管理模式。”賈海燕説,“剛開始我們準備發展經濟的時候,沒有幾家準備做農家樂,都不知道行不行,這是一個新的産業,結果經過三年的實驗,依託景區,有的家做土特産,有的家做農家樂,平均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有的都能達到20多萬的收入,本來我們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現在客戶都叫老闆,內心非常的高興。”

  2015年,賈海燕通過阿里巴巴農村淘寶考試,被錄取為農村淘寶合夥人,成立了濟源市王屋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為我們在山區,網路比較閉塞,以前老百姓都不知道電商是什麼,現在通過網路淘寶和益農社的宣傳,不單是幫老百姓代購東西而且還幫助他們在網上賣土特産,通過電商將我們的土特産銷往全國各地。”賈海燕自豪地説。

  在賈海燕的家中,一塊“巧媳婦創業就業工程示範基地”的牌子吸引了記者的注意,賈海燕介紹:“創立這個基地的初衷是想帶讓外出打工的那部分村民能早些回來創業,讓我們村能少一些留守兒童。”

▲王小泥和賈海燕在農家樂前的合影

  隨後,媒體團來到王小泥家,進行實地採訪。“以前俺家承包果園,以種植蘋果和煙葉為主要經濟收入,一年能掙5萬塊。”王小泥説:“看到海燕幹的這麼起勁還賺錢,俺也幹個農家樂,現在淡季農家樂賓館的入住率差不多80%,7到8月份都是100%。”

  此外,兩岸媒體團還先後對王屋山、愚公移山群雕處進行考察。(田凱中)

[責任編輯:王莉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