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跨越海峽的網課

2020年03月06日 12:51:00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福州3月5日電(記者 許雪毅)“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人在臺灣臺中的廖文如,這周開始通過網路課堂,給福建閩江學院學生上課。

  80後的廖文如目前是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副教授。她告訴記者,自己通過網路課堂講授的課程是“財務報表分析”,主要用語音搭配PPT展示。
  近年來,福建吸引了廖文如等一批臺灣教師前來執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些臺灣老師節前回臺後暫時無法返閩,但這不妨礙他們跨越海峽給大陸學生上課。
  第一次隔海上網課,廖文如先上網做了測試,及時糾正上傳資料中出現的英文亂碼,提前準備好課程任務和測驗題。但真正開始上課,還是“有點手忙腳亂”。她説,面對新學期40多個從未謀面的學生,不知他們的個性,沒法像現場教學那樣通過表情、動作隨時掌握課堂狀態。
  不過,廖文如發覺線上互動也很有意思,比如,學生會即時反饋“老師聲音很好聽”,讓她感覺“被鼓勵到了”。另外,學生上完課也更愛通過網路向她一對一請教問題。
  “現在我幾乎每天都挂在網上。”陽光學院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院長林麗卿人在臺灣新竹,也是第一次隔海給學生上網課,她是“邊學習邊摸索邊修正”。
  林麗卿加入了幾個老師網路群。兩岸教師的交流讓她受益匪淺。比如,她看到有位大陸老師PPT做得生動明瞭,提出借用一部分,得到對方支援,很開心。
  林麗卿講的課程是“創意與創新”。為上好網課,她“全家總動員”:兒子幫錄介紹短片,丈夫幫把畫面轉到電腦上錄PPT。有次交作業截止日期快到了,還有學生沒動靜。她發了張寵物狗照片,在上面加了幾句“汪星人告白”,提醒大家趕緊交作業,不然“麗卿老師要抓狂啦,我也會沒人拍拍頭、搔搔肚子了”。
  線上授課花的心思和時間比線下還多,但林麗卿覺得值得。到福州任教一年來,她和大陸學生互動得不錯。“大陸發展很快,創造的經濟機會、學術機會非常多,對臺灣老師來説是很好的就業選擇。”她説。
  “2017年我剛來時,陽光學院只有四五位臺灣老師,現在已增加到20多位。”來自臺灣的陽光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學院院長馬彥彬説,“越來越多臺灣老師到福建發展,大家在這裡的時間越來越長,很願意紮根。”
  今年春節,馬彥彬和愛人選擇在大陸過年,所以能如期在福州上班。作為院長,他負責院裏20多個班級的網課教學計劃和教學品質管控。他説,學院早早給包括3位臺灣老師在內的10多位老師做線上培訓。2月17日正式上網課以來,大家覺得漸入佳境,“有的老師開玩笑説自己有望成為網紅”。
  馬彥彬告訴記者,為錯峰教學,有老師淩晨兩三點還在和學生互動,24小時準備回答學生提問,“兩岸老師都付出很多”。
  在馬彥彬看來,疫情衝擊是暫時的,在大陸的教育事業是長久的。“我希望長期在福州發展。”他説,“這裡的老師有活力、有激情,學生們也很尊重老師,氛圍很好。”

[責任編輯:普燕]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