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19年04月09日 17:09: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引領教育系統和廣大師生辦好講好學好思政課

  習近平總書記18日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明學校思政課的重要意義,明確提出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大要求,為加強學校思政課建設,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了重要遵循。

  全國教育系統和廣大師生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結合自身工作學習實際,認真思考新時代思政課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堅定了全黨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信心和決心。

  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教育培養下一代要從娃娃抓起。”中國兒童中心黨委委員楊彩霞説,“兒童階段對人一生的思想、品德和成長起著基礎性作用。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們愛祖國、愛家庭、愛科學、愛和平的價值觀,培養孩子們的優秀品德和良好習慣,培養他們獨立自主、勤奮堅毅的人格特質。”

  北京市第八中學校長王俊成認為,中學階段是孩子們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思政課在教學內容和方式上要和小學、大學作一體化設計,做到“承上啟下”。“思政課不是空洞、刻板的,而是有溫度、有情感的。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不同特點和需求,採用不同教學方式,突出教學重點。”

  圍繞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湖南積極探索育人模式改革,解決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兩張皮”問題。

  “我們要以實施‘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統籌推進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統籌完善思政課與其他課程相互配合。”湖南省教育廳廳長蔣昌忠説,“我們將充分利用湖南豐富的紅色資源,大力挖掘育人元素,做到思政課建設有力、有為、有效。”

  鍛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19日上午,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職工圍坐一堂,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

  “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給我們打了氣、鼓了勁,深刻闡釋了高校思政工作應該努力的方向。”學院院長張新平説,接下來學院將進一步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方法,使學生真正將思想政治教育所帶來的影響內化於心、外化于行。

  反覆學習思考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提出的要求,暨南大學“網紅”思政課教師田明覺得受益匪淺。

  “思政課不是灌輸思想的過程,而是解放思想的過程。”田明説,學生對國家政治、道德情懷、明辨是非等具有本能訴求,而思政課正好體現了這樣的傳道解惑優勢,幫助學生在科學的方向指引下實現人生價值。

  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後,江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研究員王鈺鑫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當一名嚴以律己、堂堂正正的“教書匠”。

  “作為思政課教師,自律就是對國家、對社會、對學生負責的體現。”王鈺鑫説,要在“學高”和“身正”上下功夫,努力以高尚的人格贏得學生敬仰,以模範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榜樣,把真善美的種子播進學生心裏。

  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新時代追夢征程

  辦好、講好、學好思政課,要引導學生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之中。

  中央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汪莙霞來自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這些年,我親眼見證了家鄉脫貧攻堅征程中發生的變化,而思政課讓我明白這種變化的力量從何而來。”汪莙霞説,“我既是這種轉變的受益者,更希望成為這種轉變的繼續推動者。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學生,我更要學好思政課,努力成為一名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學好思政課應當做到‘三個結合’。”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主任魏曉東認為,要讓課堂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讓社會、家庭、學校教育相結合,讓學習歷史與了解現實相結合。

  將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廣大青少年才能在實踐鍛鍊中積累智慧、施展才華,在搏擊風浪中增長才幹、成為棟樑。

  南京林業大學“水杉支教團”連續多年組織大學生志願者赴大涼山、新疆等地支教。

  “走進社會的大課堂,我才真切感受到祖國的博大壯美。愛國不僅是書上的文字,它真正成為我情感的歸屬和肩上的責任。”在“水杉支教走進思政課堂”宣講會上,參與了2018年支教活動的盛宏成説,“心裏裝著國家和民族,我們紮根祖國廣袤大地,奉獻青春,踐行理想。”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 執筆記者胡浩、施雨岑、周瑋,參與記者白麗萍、鄭天虹、沈洋、陳席元)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20日 04 版)

[責任編輯:張露露]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