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臺灣“大陸新娘”返鄉祭祖

2015年04月07日 08:51: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兩岸一脈相承,清明祭祖承的就是這香火,這血脈親情。”從臺灣臺南專程回鄉祭祖的“大陸新娘”洪清雅,6日在福建省泉州市金井鎮圍頭村掃墓祭祖後對中新社記者這樣説。

  圍頭村與臺灣金門島相距僅5.6海裏,是大陸距離大金門島最近的漁村,這裡和臺灣之間有上百對新人喜結連理。像洪清雅這樣的圍頭村姑娘,嫁到金門的有近40位,嫁到澎湖的有20多位,其他的遍佈高雄、臺南、屏東、臺中等地。

  泉州是臺胞的重要祖籍地。清明時節,許多臺胞也返鄉為親人掃墓,告慰亡靈。洪清雅説,無論是大陸同胞,還是臺灣同胞;無論是從大陸去臺灣的,還是在臺灣土生土長的,對宗族的認同,對祖先的敬仰,對逝去先人的懷念,都是一樣的。

  “兩岸傳統文化是一致的,幾千年流傳下來的中華文化已經深深融入了每個中國人的血脈。”洪清雅感言,兩岸清明的習俗、傳統是一脈相承的。

  洪清雅今年34歲,已經嫁到臺灣6個年頭了。她説,清明節,臺灣人都往鄉下老家跑,火車站、汽車站往往擠不進去;老老少少都上山去祭拜,拔草、種樹,帶了牲禮、水果、鮮花,在墳墓前獻花、點香燭;許多人還會親手做春卷,炸了就是春卷,不炸就叫潤餅;祭祖時,除了雞、鴨、魚、肉以外,春卷是少不了的。

  “清明節對祖先的祭拜,實際上反映了兩岸同源同根、同文同種。”圍頭邊防派出所教導員蔡繼梁説,為服務“大陸新娘”返鄉祭祖,他們專門提供到府辦證、行李運送、臨時住宿登記等預約服務。

  當天,洪清雅在來走訪的蔡繼梁教導員引導下,加入圍頭邊防派出所“晉臺同源”微信平臺,定期收看最新服務措施以及圍頭的經濟發展資訊、歷史老照片。

  洪清雅説,她的孩子自小在臺灣長大,希望借助“晉臺同源”微信平臺,及時了解到家鄉變化,也讓孩子明白根在大陸。

  近年來,圍頭村裏也迎娶了5位臺灣新娘。圍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兩岸通婚第一村”。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