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兩岸同迎春 回鄉就像“前門走後門”

2015年02月25日 15:31:56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回鄉,就像“前門走後門”

  今年春節,“圍頭新娘”洪明亮忙得連軸轉。她家的“藍蓮花民宿”迎來了一撥又一撥陸客,生意旺得不得了。每年這個時候,她只能在春節前回趟娘家,給父母捎去年貨,等忙完這個旺季,再回家看父母。

  “如今,回娘家吶,就像‘前門走後門’,真的太方便了!”電話裏,洪明亮的聲音透著幾分喜悅。洪明亮説,每次要回娘家時,只要提前挂個電話,把車開到碼頭上船就行了,不像從前,還要飛臺北、轉香港、經廈門、到晉江,得在路上折騰兩天。“現在,我們的午飯還沒燒好,人就已經到了。”洪明亮的父母開心地對記者説。

  “回來,回來!把我的外孫幾個帶回來!前一天晚上回來,吃完團圓飯回去,不耽誤上學,不耽誤生意。”每回“圍頭新娘”洪雙飛回鄉探親時,洪建才總要對遠嫁金門的女兒再三囑咐著。

  得閒時,洪雙飛會約上娘家的三五姐妹相聚廈門度假,或當日回去,或住上一兩天,廈金“小三通”夜航開通後,這種相聚就變得愈發頻繁了。

  前幾年,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辦起了兩岸“返親節”,“圍頭新娘”攜夫帶子136人,跨越海峽返鄉探親。殊不知,年輕時許多“圍頭新娘”都是小姐妹,雖然經常返鄉看望父母,但大都獨來獨往,這樣的團聚讓姐妹們激動萬分,感慨“天涯早已變咫尺”。

  圍爐,一年中最美的時刻

  “我們兄弟姐妹四個,天南地北地趕回來,一起團聚吃年夜飯,真難得啊!”對於漳平鴻鼎農場董事長李志鴻來説,大年三十能與老母親團聚臺北,是一年中最期待的時刻。

  李志鴻到漳平投資茶産業已有10多年了,親眼見證了兩岸往來通道的便捷化。“春節航班年年增,平潭‘海峽號’航線又開通了,還有多條‘小三通’航線,回家過年越來越容易了。”李志鴻説。

  由於臺灣居民大多為閩南人的後裔,儘管年代久遠、屢經滄桑,但這些家庭的年俗仍保留著閩南的味道,並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與色彩。比如,圍爐聚餐要吃全雞 (雞音同吉),表示全家福,還要吃蘿蔔 (發音菜頭) 意味著好彩頭;魚圓、菜圓、肉圓就是所謂的“三元”,表示合府團圓。

  在李家的年夜菜裏,必備一道菜,來自福州的“佛跳墻”。它有個好處,可以豐儉由人,隨意下料,但炸芋頭必不可少,取其“遇頭”吉兆。同時,它還有個別名,叫作“一團和氣”,年夜飯時食這食物,大家其樂融融,保證皆大歡喜。

  “桌上的菜圍

  著火爐一圈又一圈,天南海北歸來的一家子人,圍坐在一起,仿佛一個大大的同心圓。”李志鴻感慨地説,圍爐不僅象徵著全家人和樂圓滿,更是寓意著兩岸能早日和平團圓。(記者李向娟)

[責任編輯:李典典]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