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六位臺灣大媽守十年之約 退休後福建合開素食館

2014年09月19日 16:04:03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已過花甲之年,幾位臺灣大媽為何還要漂洋過海來到永福?她們給這個山區小鎮帶來了哪些新鮮事物和生活理念?

  清晨,當大地還沉睡在一片靜謐之中,在漳平市永福鎮李莊村村部對面,一間名為慈茂蔬食之家的店面已經格外熱鬧了,歡聲笑語和陣陣香氣不時從裏面飄出,為這雨後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氣。這是一家什麼店舖?為何一大早就如此熱鬧?

  原來,它是一家素食餐廳,由6位臺灣大媽一起聯合經營。自8月份開業以來,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這家特色小鋪就以其精緻美味的菜品、整潔溫馨的環境以及禮貌熱情的服務,一舉俘獲了當地群眾和一眾“吃貨”網友的心,生意好到不行。

  一説到素食,很多人會覺得它和美味二字實在是八竿子打不著,對於慈茂蔬食之家而言,難道也是這樣嗎?

  “素食當然不是清湯寡水,也講究色香味俱全,而且‘素食葷做’的菜肴別具特色,更能刺激大家的味蕾,讓人胃口大開。”來自高雄的林大媽介紹説,比如“蜜汁叉燒”裏的叉燒,原料其實是豆製品,養生又美味;“油炸裏脊”的原料其實是杏鮑菇,營養豐富又美容。“素食包含各種穀類、豆類製品,還有水果、蔬菜等,講究全面的營養。另外,為了讓菜品營養更均衡,我們在食材上除了選用豆製品外,還精選了各種菌類産品。”

  大媽們告訴記者,對於她們來説,素食並不僅僅是一種飲食方式,更代表了一種生活態度。“我們吃素食已經有十多年了,素食營養豐富,既環保又對身體健康有好處,我們就是受益者。之所以選擇開素食餐廳,就是想把這一健康理念傳遞下去,讓更多的人受益。”林大媽坦言。

  永福來了6位臺灣大媽,這背後還有一段不得不説的事關“約定”的故事。十年前,幾位大媽跟著一個相熟的“大陸新娘”回鄉探親遊玩,來到永福後,她們發現這裡環境好、空氣好,沒有工業污染,特別適合生活,於是一下子就愛上了這裡。住了幾天,還是待不夠,大媽們索性都不走了。沒過多久,她們就合力在李莊村買了一小塊地,順勢蓋起了一幢三層小樓,並許下一個“約定”:等大家都退休了,就一起來這裡生活。

  “決定開這家素食餐廳時,我們也有過擔憂和疑慮。”林大媽表示,首先是怕當地群眾接受不了素食,生意做不下去;其次她們對大陸的政策不熟悉,比如開餐廳需要什麼手續等,對此她們一無所知。但是,與十年前她們初來乍到時不一樣的是,永福在2008年已經升格為國家級的臺灣農民創業園,不但有許多臺商在這裡投資興業,而且地方政府、臺創園管委會和臺商聯誼會等,能夠為她們的事業和“約定”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這些暖心的條件,讓大媽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懸著的心放下了,可以安心開店了,而且當年許下的“約定”也生根發芽了!

  開店初期,臺創園管委會專門派幹部到府,協助她們辦理各種手續。慈茂蔬食之家開業後,管委會工作人員還通過微信、微博等方式,向外界宣傳推廣她們的素食餐廳。很快,就有食客慕名而來,有的還專程從龍岩、三明驅車趕來光顧,小店變得越來越出名。蔬菜包子是慈茂蔬食之家最受歡迎的招牌産品,常常是一齣籠就被各地食客搶購一空,與這熱銷的包子一樣,餐廳的生意也是一天比一天紅火。

  忙了一整天,到傍晚閒暇時,大媽們都喜歡去鄰居家串門,嘮嘮嗑、拉拉家常,別提多舒坦。剛來時,大媽們不曉得到哪選購優質食材,這時熱心的街坊鄰居就帶著她們走街串巷,去好多個市場採購最新鮮的原料。作為回饋,大媽們也常常把從臺灣帶來的點心、零食,挨個送給鄰居們品嘗。

  “大家互幫互助,特別親,就像一家人!”抱著鄰居剛送來的兩個大南瓜,林大媽笑得合不攏嘴,這爽朗的笑聲裏,分明也含有她對當年“約定”的心滿意足。(記者 陳夢婕通訊員 曾仙芳 鐘茜茜 陳曉霞)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