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跨越海峽 兩位同胞兄弟軍人的攜手

2014年09月17日 19:23: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東南網9月15日訊(通訊員 林穎 許琳晶) 正值沈葆楨保臺建臺140週年之際,9月14日,海峽兩岸各界公祭福建戍守臺灣將士活動在馬尾區舉行。上午十時許,來自海峽兩岸的嘉賓走入馬江海戰紀念館內參觀。臺灣前“海軍總司令”葉昌桐身旁跟著同胞弟弟葉昌澄。經過“馬江海戰參戰中國軍艦戰損情況表”時,葉昌澄向哥哥指出了“福勝號”艦長葉琛的名字,“這是我們的伯公。”葉昌澄説道。讓人驚奇的是,這兩位同胞兄弟一位曾是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軍官,另一位則是臺灣“海軍上將”。

  在葉昌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當年烽火漫天,日寇侵榕,父親辭世,母親帶著他與葉昌桐倆兄弟離別福州家鄉,到南平避難。1943年秋,葉昌桐考入由福州馬尾遷至貴州桐梓的海軍學校,以十四歲之年遠赴貴州入學。那時,葉昌澄隨母親到南平西郊溪邊送別哥哥,不料這一次送別竟是兄弟倆最後一次看到對方年輕的容顏。1949年10月,葉昌桐隨校由廈門遷往臺灣左營,畢業後在臺灣軍隊任職。這一年之後,那一灣淺淺的海峽阻隔了這段手足情。“從此,兄弟一別五十年。”在那個炮火紛飛的年代,葉家出了兩個軍官,然而在葉家母親心裏,這樣的榮耀卻成了讓她最揪心的“擔憂”,因為大兒子此時正在臺灣海軍部隊,而小兒子就在對岸的廈門任解放軍駐地某炮兵部隊指導員。

  母親的牽掛伴隨她的一生,但老母親直到去世都沒有再見到她心愛的兒子,抱憾終身。1993年,葉昌澄帶妻子飛躍海峽赴臺探親。在桃園機場,弟弟葉昌澄看著眼前的已經生了白髮的哥哥不勝悲喜,兩個老人在機場相擁而泣,闊別50年的親情依舊那樣濃烈……

  當天的公祭活動上,葉昌桐與葉昌澄一同在主席臺上向犧牲的戍臺將士三次深深鞠躬,那一刻兩岸公祭的意義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葉昌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他首次參加公祭活動,“莊嚴又神聖,來到馬尾就像回老家一樣。而意義更加不同的是,今天是與我的弟弟一同來祭奠烈士。”

[責任編輯:陳寧]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