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深圳媳婦著書曝心路 在臺大陸配偶盼“放心去愛”

2014年06月16日 08:27:52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    

深圳媳婦著書曝心路在臺大陸配偶盼“放心去愛”

  提到兩岸往來,大陸配偶是一個特殊群體。

  今年母親節之際,多年致力於大陸配偶權益爭取和案例服務的臺灣“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婚促會”)10日在臺舉辦“兩岸婚姻28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回顧兩岸通婚28年來歷程,以及大陸配偶相關法律15年來的修訂變化,呼籲在臺的大陸配偶團結一致,爭取自身的平等權益,推動兩岸的和平發展。

  深圳媳婦著書披露大陸新娘心路

  “來臺之後,難免遇見不如意的事。溫暖援手當然有,‘不喜歡,就回大陸去啊’的風涼話也聽過不少。”《放心去愛——大陸女兒寶島妻的幸福手札》一書作者心月是一位大陸配偶,曾任職于深圳某臺資半導體公司,與先生Jsaon在深圳相識、相戀、喜結連理,2006年5月跟隨先生赴臺生子,如今主要居住在臺灣新竹。

  在這本書裏,心月生動記錄了在臺生活的酸甜苦辣,鼓勵在臺生活工作的大陸配偶姐妹們“放手去愛”。她坦言,其實大陸配偶到臺灣已經放棄了許多——親情、固定職業、熟悉的美食和家鄉的一切,在臺灣還要適應語言、生活習俗等諸多不慣,甚至因學歷不被承認遭遇就業困難,呼籲大家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彼此著想,“夫家娘家一家親”。

  心月的故事只是數十萬大陸配偶中的一個。

  據“婚促會”介紹,自1987年兩岸人民開始往來通婚,至今已在臺灣建立了32萬多個兩岸婚姻家庭,出生子女近6萬人,且在以每年1.2萬對左右的速度增加。“婚促會”會長鐘錦明説,“陸配”近年來在臺待遇逐步改善,有賴於民間組織的奔走抗爭。

  鐘錦明的妻子麥韋唐亦是一位大陸配偶,1998年從廣州嫁到臺灣,在臺灣已居住16年。她向記者回憶,到臺初期非常苦惱,根據當時有關制度,只能以探親名義來臺,而且一年中只能在臺灣居住半年,還有半年則被迫返回大陸。“小孩剛出生,還沒滿月,證件就到期了,必須返回大陸居住半年。先生因為工作忙不能長期在大陸陪伴,一個家庭被硬生生地拆開來。這樣來回跑的狀況連續了3年才有所好轉。”

  維權之路一波三折

  大陸配偶維權之路至今仍在一步一腳印的進展之中。“新移民勞動權益促進會”創會會長王娟萍在研討會上表示,至今大陸配偶在臺勞動權益仍低人一等。“拿到身份證就是臺灣人,當局也是如此宣傳。但是外籍配偶拿到身份證十年內便能擔任相關公職,而大陸配偶拿到身份證未滿十年不得擔任任何公職。”她更舉例表示,不久前臺北市環保局招聘清潔隊員,就明文要求大陸配偶必須拿到身份證十年者才能報考,“彰顯歧視。”

  “一到選舉期間,大陸配偶再度被政治人物送上政治祭壇,又以‘離婚率高’、‘假結婚’等偏執的理由,將大陸配偶污名化。”鐘錦明直言。

  兩岸互相了解的持久媒介

  “近年,臺灣社會看待大陸配偶的觀點,逐漸從疑懼、排拒、歧視、忍耐,發展到接受與欣賞。大陸配偶加上在臺灣所生的第二代,這群‘移民族群’已經是‘臺灣人’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學者廖元豪指出,從歷史來看,移民的遷徙與融入,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員、王偉男博士提出,與“陸客”、“陸生”等群體相比,“陸配”作為一個曾在大陸長期生活、因婚姻關係移居臺灣、或經常來往于兩岸之間、對兩岸社會文化與政治環境都有深度體驗的特殊人群,“無疑是兩岸民眾相互了解對方的更直接、更生動、更持久的媒介”。

  鐘錦明向本報記者透露,包括“婚促會”在內,類似的大小群體目前在全臺約達上千個。“希望借這個研討會,推動一些難題的進展。” (深圳特區報臺北5月11日電)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