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第一里路:牽線兩岸跨境電商的新型“紅娘”

2016年03月02日 15:52:00來源:新華網

  “人們往往認為,電商最難的是物流這‘最後一里路’,但對兩岸跨境電商而言,最難卻是‘第一里路’,因此我們的平臺取名為‘第一里路’。”在新華網2月22日舉行的第三期“臺港澳青年創客分享會”上,來自臺灣的林柏年如此介紹自己創辦的跨境供應鏈服務平臺“第一里路”。

  辭職下海的臺灣公務員

  今年40歲的林柏年在兩年多前還在臺灣衛生部門服務,捧著大陸民眾所謂的“鐵飯碗”。任職期間,他發現臺灣有不少製造優良産品的廠家,卻不知如何開拓大陸市場,由此萌生創業的想法,找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到大陸創業。“臺灣的市場畢竟只有2000多萬人口,我們希望能夠進入大陸市場,因為這裡才能為我們日後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一開始我們只想把臺灣産品引進大陸,公司成立後,才發現兩岸企業對跨境進出口的需求都很大。”林柏年説,不僅是臺灣的廠商不知道該如何進駐大陸,大陸的採購商想要拿到臺灣的産品,同樣不知從何處找貨源。

  於是,林柏年改變了單純販賣臺灣産品的初衷,“我們覺得應該建立一個平臺,作為一個服務商,在大陸採購商和臺灣品牌商之間做一個服務”。最終,跨境供應鏈服務平臺第一里路誕生,它為兩岸所有想做跨境電商的企業服務,為雙方提供倉儲,促成雙方見面商談,最終達成合作。第一里路充當了“B2B”中的“2”。

  林柏年在“臺港澳青年創客分享會”上分享創業經歷。

  B2B中的“2”

  林柏年創辦的第一里路宣稱是小孩子也會操作的貿易平臺。通過第一里路,大陸採購商可以一鍵取得境外授權商品,直接對接貨運物流倉儲、代運營、自媒體、供應鏈金融等第三方服務,獲得境外品牌商全渠道行銷方案。而境外的産品想要進來,第一里路也會處理好備案、銷售等事宜,“我們會提供最優化的規劃給雙方,讓一手貨源、少量多元精製商品順利接軌大陸市場。”林柏年介紹道。

  林柏年表示,想要在大陸做跨境進口,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無法掌握到境外的商家、産品的優劣。所幸的是,林柏年的團隊能夠找到原廠或是一級代理商,讓這些商家自己上第一里路的平臺,他們進行相應的把關,以此保證産品正品。

  如今,與第一里路合作的臺灣廠商已有十多家,透過平臺完成大陸跨境電商商品備案及銷售的臺灣商品也已達數百件以上。

  打造跨境品牌的孵化器

  創業兩年多來,林柏年看到競爭激烈的大陸環境,感嘆兩岸市場與經營思維的差異。他説,臺灣年輕人總給自己留了退路或後路,創業不成就回家靠父母養,但在大陸創客群中,只許成功的意志相當堅強,這是兩岸青年創客最大的不同。

  對於未來,林柏年計劃將“第一里路”打造成跨境品牌孵化器,希望能將一些擁有優良品質,但並不為人所知的産品,包裝推廣後通過平臺進入大陸市場,被大陸消費者所認識及接受。

  在他看來,臺企想要登陸賣産品,需要做的無外乎三點:做得好、進得來、賣得掉。“目前我們利用現有的資源已經解決了前兩項,産品進來之後如何賣得掉才是體現我們第一里路的價值所在。”(文/俞菁)

[責任編輯:李典典]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