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展望“十三五”:兩岸合作發展 福建前沿地位更突出

2015年11月06日 13:3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11月6日電 題:兩岸合作發展 福建前沿地位更突出

  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

  未來五年,福建一直扮演的對臺前沿角色是否有變?福建在深化兩岸合作發展中又能有何位有何為?大陸公佈的“十三五”規劃建議給出了答案。

  從全文發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可見,“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打造平潭等對臺合作平臺”,寫進了建議。

  綜觀建議全文,能夠被寫進的區域或城市可謂“鳳毛麟角”,而以福建為主體的海峽西岸經濟區,被列為國家發展戰略的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赫然入列。在這份有關大陸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第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有一個段落共四句話闡釋“深化大陸和臺灣地區合作發展”,其中涉閩表述就有前述的一句話、22字,可謂字字珠璣,足顯中央的重視。

  此間專家對此的解讀是,這意味著福建對臺前沿的地位不會變,中央對平潭開放開發的政策支援不會變。

  在即將收官的“十二五”期間,海峽西岸經濟區、平潭綜合實驗區、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泉州金改區、廈門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生態文明示範區等一個個國家戰略相繼獲批建設,已經為福建再創改革開放新優勢,也令福建獲得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特別是,在“十二五”收官之年,中央支援福建加快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付諸實施,自貿試驗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啟動,福州新區獲批成為中國第15個國家級新區,為福建“十三五”的開局奠定了基礎,累積了紅利。

  “多區疊加”,使福建成為現階段大陸最具競爭力也是投資最優惠的省份之一。而細加觀察,在福建疊加的“多區”中,促進兩岸合作發展是首當其衝的要義所在。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推進建設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就將“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列為其戰略定位之首。根據《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海峽西岸經濟區與臺灣地區經濟融合不斷加強,形成兩岸共同發展的新格局”,是海西區到“十三五”末時要實現的一個發展目標。

  為達此目標,福建近年來充分發揮對臺的獨特優勢,著力先行先試,建設兩岸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兩岸合作的平潭綜合實驗區,構築一個吸引力更強、功能更完備的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作為海西區推進建設、福建加快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平潭綜合實驗區探索兩岸合作新模式,構建兩岸經貿合作特殊區域,建設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已然是兩岸交流合作的“橋頭堡”。在這裡,平潭—臺中、平潭—臺北兩條高速客滾航線打通了連接兩岸的重要海上“黃金通道”,臺車入閩邁入了“直通常態化”的快車道,對臺海運快件順利啟運,臺灣商品免稅市場、臺灣創業園等吸引越來越多的臺灣人安家、興業。

  設立實驗區5年來,臺灣元素集聚讓平潭這片熱土發酵出更多更濃的“臺味”。據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透露,在平潭創業就業臺胞已有1000多名,購房臺胞也有300多名;臺資企業從5家增加到了約510家,整體呈現井噴的態勢。

  今年4月,福建自貿試驗區掛牌,平潭形成“實驗區+自貿區”兩區疊加、雙輪驅動的特殊政策洼地。在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黃茂興教授看來,“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打造對臺合作平臺”時,唯獨點名“平潭”,進一步突出平潭作為兩岸交流合作“橋頭堡”的作用。他認為,平潭在“十三五”期間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未來或有更多先行先試政策落地。“新福建”願景可期。(完)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