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農産品合作顯潛力 臺農商盼深度對接

2015年09月06日 13:0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南安9月6日電 (陳健)“兩岸農産品的交易潛力是大,但需要找到各自所需的對接市場。”6日,在福建南安舉行的第八屆兩岸農産品採購訂貨會(“農訂會”)上,臺灣五味赤崁糖堂有限公司的蔡妤佳女士表示,“對大多數臺灣農商而言,更希望能夠在大陸進行比較深入、長期、穩定的對接合作。”

  近年來,隨著承辦兩岸農産品展會的地區不斷增加,交易所涉及的種類、形式日趨豐富,讓兩岸的農産品企業有更多交流合作空間和商業的往來。

  此前曾多次參與大陸各地舉辦的農産品展會的蔡妤佳介紹説,自己公司主要以臺南甘蔗為原材料,生産加工成紅糖,其獨家技術已傳承了400餘年。“這是第一次參加南安‘農訂會’,因為公司品牌、品質檔次較高,希望能通過這個平臺找到合適的、長期合作的對口商家。”

  已成功舉辦了七屆的南安“農訂會”,臺灣農業産品集中展示區的展位逐年增加,今年已達到400個,涉及糧油、農特産品、水果、水産品以及農産品加工機械、農産品電商等。據統計,前七屆南安“農訂會”共簽訂購銷合同1391份,成交金額近117億元人民幣,成為目前大陸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兩岸農産品專業展會之一。

  來自臺灣田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李家逸是南安“農訂會”的常客,這是他第七次來參展。每次他都會根據上一次參展的實際情況,調整銷售的側重點,針對性地帶上不同的産品。“幾年下來,最希望採購商與參展商的對洽會能夠更專業、精確,這樣會更有效地深入對洽交流。”

  隨著兩岸農産品交流合作的深入,如何進行更深層次、更便利的對接合作已然成為兩岸客商關注的焦點。

  在李家逸看來,現在兩岸農産品合作的優勢在慢慢凸顯,已經逐步進入比較深層次的對接合作階段。他解釋道,臺灣農業相比大陸較為發達,農産品種類豐富、品質優異,一些深加工技術成熟。

  臺灣大學教授、前臺灣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孫明賢表示,臺灣與福建的農業合作成果豐碩,是一條技術合作互惠、産業合作互利、貿易合作互補,需要繼續堅持、深入對接合作的道路。

  “這幾年大陸消費者對農産品的品質要求整體提升了,市場需求量也增大。”孫明賢覺察到,“越來越多大陸商家希望把臺灣的農産品引入大陸種植,或者將臺灣的成熟深加工技術引入生産。”

  臺灣雲林農産物流中心公司總經理余讚宏則認為,持續舉辦的兩岸“農訂會”讓兩岸的農産品有了一個很好對接、洽談與合作的平臺,交易合作市場潛力越來越大。

  此外,余讚宏還看好借助“網際網路+”的優勢,來擴大大陸電商企業與臺灣農産品間的合作面,“如果能增加臺灣農産品市場在大陸的分佈點,線上線下結合發展,應該是一種高層次的有效合作方法。”目前,大陸一些知名電商企業,比如淘寶網、本來生活網等,都已經和臺灣建立起購銷合作關係,大陸消費者已經可以從網上購買到臺灣農産品,“這是今後兩岸農産品合作值得期待的新方向。”

  業內人士分析稱,兩岸經濟、貿易、文化的持續深入交往發展,會為兩岸提供更多穩定的臺農産品交易市場平臺和相關優惠政策。臺灣優質、豐富的農産品,加上廣闊的大陸市場,兩岸農産品的交易將是一個雙贏的明天。(完)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