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銀行業將加速整並 金管部門施鐵腕

2015年09月02日 07:58:00來源:台灣網

臺灣小銀行加速整並五大原因

  臺灣小銀行加速整並五大原因(圖片來源:臺灣《工商時報》)

  台灣網9月1日訊 “銀行要趁有價值時趕快賣,否則會愈來愈沒價值。”臺灣“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日(8月31日)表示,元大金控並大眾銀行後,未來銀行價值會遞減,目前“金管會”鼓勵金融機構間自願性合併,但再過一陣子,不排除祭出更強的資本要求,以驅動更快速的金融整並。

  在臺灣“金管會”授意下,金融研訓院昨天“火速”主辦銀行業整並之現況與展望座談會,曾銘宗除親自上臺“提醒”小銀行要注意自身價值正在快速流失,更全程參與,也要求“金管會”銀行、保險、檢查等部門負責人到場與會。

  曾銘宗以五大理由強調小型銀行未來會逐漸失去競爭力,一是在行動、社群、雲端、大數據及網路發達的現在,推動金融産業改變經營環境,朝物聯網金融發展;二是在此前提下各銀行須加大IT(資訊)的投資,更精準掌握風險、商品創新及行銷,這些可能小型銀行無力投資,未來生存環境將被限縮;第三是通路數字化,分行逐步被裁撤、價值下降,同時員工可能要24小時三班制,因應未來網路金融客戶,小銀行的分行價值會逐漸下跌;第四是第二代接班轉型,可能無意或無力繼續經營,因此會提高並購的可能;第五是傳統社會網路解構中,以往靠地方人脈、客戶到分行往來的型態,會改為都市化、網路化及行動化,在地小銀行失去競爭利基。

  曾銘宗表示,“金管會”目標是三到五年內催生一到二家區域性銀行,即資産必須有6~7兆元(新台幣,下同),目前臺灣最大的臺灣銀行只有4.3兆元,規模仍不夠,都必須再加強整並。

  “銀行局長”詹庭禎也表示,近年金控綜效日益提升,明顯可看見金控下銀行的資産報酬率(ROA)及凈值報酬率(ROE)明顯比未加入金控的銀行高,且金控下銀行大型化已是趨勢。

  曾銘宗表示,銀行實體分行價值正在流失,必須提醒中小型銀行“要賣最好趕快賣”,預估元大金以565.5億元並大眾銀後,後續再賣的銀行身價只會逐步遞減,到時一些小銀行可能想賣都沒人要。

  他指出,一段時間後,不排除提早新巴賽爾協議(BaselIII)的資本要求時間表,或是如現在要到海外設點,資本適足率必須比法定再加2個百分點,即要高過10%,通過提高銀行的資本要求來加速整並。(齊曉靖)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