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廈門海滄:走進自貿時代 跨上發展快車

2015年04月29日 09:21:00來源:福建日報

  臺資企業支撐海滄經濟的半壁江山,圖為臺企正新海燕輪胎生産線。鄭偉明 攝

  4月22日,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揭牌次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閩考察指導工作,首站來到了美麗的鷺島,為自貿區建設助力打氣。

  “總理的到訪,給我們企業的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今年我們不少項目還將繼續增資擴産,加大研發投入。”臺資企業宸鴻科技董事長江朝瑞對未來信心滿滿。

  學習貫徹李克強總理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海滄區緊鑼密鼓地推出幾個活動:23日,區領導分別走訪廈門長庚醫院、廈門正新輪胎等多家臺資企業;27日,啟動首屆世界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召開臺商雙月座談會;28日,組建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海滄)青年突擊隊……

  這些活動針對當前穩增長、自貿試驗區建設、産業轉型升級、體制創新、對臺合作等重大問題主動作為。“海滄要勇於突破、創新,充分發揮海滄臺商投資區的優勢,與臺商共同努力,乘著自貿區的東風,共上一個新臺階。”在雙月座談會上,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曾欽照如是説。

  今年,自貿試驗區建設是海滄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廈門自貿試驗片區中面積最大的組成部分,海滄要進一步發揮全國最早最大臺商投資區的作用,先行先試,在推進新一輪高水準改革開放、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中探索經驗,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為‘一帶一路’、‘兩岸一家親 共建新家園’貢獻力量。”海滄區決策者深知肩上的重任,更展現了對未來的膽識和信心。

  財才雙聚 自貿魅力迷人

  4月20日,26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和40多位來自臺灣、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專才走進活力海滄。多名專家盛讚海滄的自貿商機和發展潛力,當場達成初步對接意向。“海滄人才政策很吸引人,希望乘著自貿區建設的東風,有機會到廈門發展。”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助理郭智激動不已。

  與此同時,全國首個“千人計劃”專家生物醫藥虛擬研究院落戶海滄,邀請生物醫藥領域“千人計劃”、“百人計劃”、“雙百計劃”人才進駐,旨在幫助人才與技術、技術與項目、項目與資本實現最優匹配,促進一批項目在廈門生物醫藥港産業化。

  財才雙聚的效應,正是海滄自貿試驗區建設風生水起的生動見證,凸顯的是海滄獨特的自貿魅力,隱含其間的還有海滄匯聚自貿人才、打造“人才強區”的戰略探索。郭智説,通過聚“財”匯“才”,海滄已為融入“一帶一路”奪得先機。

  事實上,廈門自貿魅力早已散發。無論是邀請閩商、臺商等走進來,還是組團赴港、在兩岸電子商務峰會上展開推介,海滄自貿試驗區都是魅力四射,大獲豐收。截至4月2日,位於自貿區範圍內的服務外包産業園9E産房新設(含遷入)企業共117家,其中註冊資本超過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就有42家;海滄區政務服務中心新設自貿區服務窗口,每天前來諮詢政策的企業代表絡繹不絕……

  臺僑並舉 自貿優勢喜人

  “長庚醫院作為唯一的醫療産業臺商代表參與座談,感到十分自豪!”“總理來廈考察,召集臺商代表開座談會,傾聽臺商的心聲,讓廣大臺商很感動。”正新輪胎董事長陳秀雄和長庚醫院總執行長劉智綱表示,總理關於對臺優惠政策的表態讓

  包括他們在內的廣大臺商吃下了定心丸。

  在海滄,最大的企業是臺企,最多的商人是臺商,臺資已成為支撐海滄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在位於海滄自貿片區內的服務外包産業園內,政府還專門規劃了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並將提供資金、人才、住房等優惠扶持政策。

  濃濃的“臺味”,正是海滄自貿試驗片區獨特競爭力。“福建三大自貿片區之間,廈門的對臺優勢尤為明顯。”在廈大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福建)自貿區研究院成員丁長髮看來,海滄在自貿區建設的突破口在於兩岸特色。

  站在更寬的視野上,海滄的自貿區建設還進一步延伸發揮僑務資源優勢,對接世界閩南文化經濟圈,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27日,首屆世界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在海滄正式啟動。這是繼17日引入世界閩南文化論壇後,海滄利用閩南文化大做文章的又一精

  彩力作。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之核心,海滄正探索借助閩南文化這一兩岸同胞、廣大華僑的“文化認同”,進一步升級“對臺”新優勢、“僑務”資源優勢與“海絲”特色,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融入‘臺、僑、海’三種情緣,海滄自貿區建設的優勢特色凸顯,更別有一番情味。”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林志傑動情地説。

  自貿區掛牌後,集臺商投資區、行政區、保稅港區、自貿區等多重優勢于一身的海滄,正以疊加的綜合優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機遇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度”——如今,瑞信融資租賃、跨境電商、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等新業態生機勃勃,海滄保稅港口岸業務也實現歷史性突破,2014年完成貨物吞吐量、貨物進出口額首次超過東渡港,作為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核心港區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企民同惠自貿紅利可人

  21日,自貿區掛牌當日,廈門關檢“一站式”查驗場正式啟用。關檢兩部門同時查驗,檢驗一個標準集裝箱至少為貨主減少600元費用,通關時間縮短約40%。用廈門海關關長柏華冰的話説,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消費者可以買到更便宜的進口商品。“我們考慮把總部遷入自貿區。”廈門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君龍人壽總經理高瑞華説,自貿試驗區有很多創新,“以前要跑很多部門,現在一個平臺上就能解決,省時節本”。

  自貿區不是政策洼地而是改革高地,要大膽闖勇於創,簡政放權和對外開放相輔相成。海滄上下已取得共識並融入實踐中。

  早在自貿區掛牌前,採取“邊申報、邊改革、邊實施”的辦法,保稅展示交易、涉稅“分送集報”等一系列創新措施在海滄保稅區先行先試,並向市民、企業釋放出了不少實實在在的紅利。其中,僅“自主發送運抵報告通關”一項創新,一年就讓試點企業節省成本近兩百萬元;而得益於首個保稅展示交易平臺,市民在海滄東南紅酒交易中心買進口紅酒比市面便宜一半。未來,這些實惠紅利還將拓展至進口奶粉、奢侈品等其他國際商品,讓市民不出國、不海淘,在家門口就可能享受到與歐美同價、全球同步的購物體驗。

  “自貿區建設最關鍵的是政府理念的轉變。”一位民營企業家對自貿試驗區建設充滿希望。2015年,海滄將繼續推進制度創新和“一帶一路”服務載體建設,實施“單一窗口”服務和無紙化通關,積極探索外商投資“審批清單+簡化審批”模式,爭取釋放更多的民生紅利,努力打造全省最好乃至全國最好的自貿試驗區之一。(阿貴 熊東帆)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