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海技術助臺灣大閘蟹“錢景”喜人

2014年11月05日 13:24:00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上海11月4日電 (記者 許婧)上海向臺灣苗栗縣輸出大閘蟹養殖技術後,當地的養蟹企業已超過百餘家,當地蟹農也“賺翻了”。4日,臺灣苗栗大閘蟹協會帶著“苗栗優質大閘蟹”來滬參評“王寶和杯全國河蟹大賽”。

  剛參加完在臺灣苗栗舉辦的海峽兩岸河蟹品鑒會的上海海洋大學教授王武表示,臺灣苗栗養的大閘蟹規格普遍比去年大。

  據了解,臺灣人十分喜愛品嘗大閘蟹,價格也十分昂貴,以150克規格的雄蟹為例,大陸500克的價錢,在臺灣只能買到1隻。

  2012年1月始,應臺灣苗栗縣政府的要求,在上海官方的支援下,上海海洋大學先後派出多位專家駐臺蹲點指導,為其提供從苗種、配方到技術指導的全套服務。上海海洋大學還專門建立崇明豎新大閘蟹養殖基地,通過正式渠道向臺灣輸送大閘蟹扣蟹,在臺灣創下兩岸合作、蟹苗檢疫進口、飼喂專用飼料、實地技術輔導、防偽蟹環認證5項第一。

  上海海洋大學水産與生命學院副教授王春就是蹲點指導專家之一。他介紹説,目前臺灣苗栗産的大閘蟹行情非常好,以苗栗當地計量單位一分地(相當於大陸1.5畝)計算,蟹農的年收入大約是12至18萬新台幣,“如果管理得當,大閘蟹的存活率達到50%至80%,一分地年收入可達24萬新台幣,如果是這種情況,那真可謂賺翻了”。

  上海向苗栗輸送河蟹苗種,離不開大陸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的協助。上海崇明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張余仁告訴記者,檢驗檢疫部門採取了各種措施,從與苗種有關的水、飼料、草等,到長途運輸品質保證和行銷時程擴延,“要做的就是讓苗種存活率提高”,由於兩岸管道對接得好,“如今的苗種存活率已從過去的8%左右提高到約40%”。

  “由於臺灣蟹農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對我們輸入的技術掌握程度不同,接下是進一步讓技術熟化,讓他們中的大部分完整掌握這些技術,至少不要大起大落。”王春對接下來的蹲點指導頗有想法,他也有信心幫助臺灣蟹農賺到更多的錢。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