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産茶第一縣”辦青年制茶師大賽 兩岸共制一泡好茶

2014年09月28日 08:3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安溪9月26日電 (王秋霞 郭斌)26日,為期2天的“杉品杯”香飄兩岸青年制茶大賽在福建安溪長坑鄉落幕,來自安溪、廈門、臺灣兩岸三地愛茶人士,同飲一泡好茶,共話兩岸茶緣。

  臺灣設備“複製”傳統工藝

  窗外時晴時雨,杉品基地標準化生産廠房700平方米的日光萎凋室內,選手們打開風扇、取暖燈、除濕機等現代化設備,開始攤青、涼青。而後到標準化搖青房,開始搖青……

  “風扇、除濕機、排氣扇,可去除茶葉水分,保持空氣暢通,頂端設置的透明瓦、取暖燈、黑網可調節室溫,無論什麼天氣,都能保證做青品質標準。”到現場作指導的縣茶葉協會副會長蘇興茂説,做青直接影響茶葉品質,杉品率先從臺灣引進的標準化、現代化制茶設備,能突破天氣限制,批量“複製”安溪鐵觀音傳統工藝,做出一泡泡好茶。

  來自安溪長坑鄉祥雲茶葉專業合作社的13號選手陳德海所炒制的茶葉因花果香盛滋味甘醇,摘取第一名一等獎桂冠。

  陳德海來自南斗村,是祥雲茶葉專業合作社的主要成員,出生於制茶世家的他子承父業,做茶二十餘年,在村裏小有名氣。可每逢茶季下雨,陳德海就發愁,這次比賽也不例外。“茶葉沾了雨水,又沒有陽光,如何出好茶?”首次接觸日光萎凋設備的陳德海對這些飄洋過海而來的臺灣設備將信將疑。直到搖了三遍青後,陳德海心中的石頭才放下。他發現,日光萎凋設備更好控制溫度、濕度,讓他更好把握茶葉發酵程度,做出來的茶葉發酵好了,香氣自然更盛韻味也更足。

  兩岸緣深共用一泡好茶

  好茶緣于好工藝,更緣于好材料。比賽結束後,主辦方特別召開座談會,請獲得一二等獎的選手介紹制茶經驗,用以指導全鄉整季秋茶採制。不少獲獎選手錶示,自己做出來的茶葉品質比以前提高,一方面是因為堅持傳統做法的同時運用了現代設備,另一方面是因為茶青品質好。

  杉品公司董事長蔡登山介紹,這次比賽採用的茶青,全部是該公司海拔1200米高山茶葉基地種植出産的喝豆漿長大的鐵觀音茶葉。

  “沒有哪一種茶葉,比安溪鐵觀音更香,更迷人。”蔡登山是臺灣人,是安溪鐵觀音鐵桿粉絲。他説,安溪鐵觀音與臺灣高山烏龍茶是親兄弟,他全家人癡迷安溪鐵觀音,決定自己創辦公司銷售安溪鐵觀音。“只有安溪的土地,才能種出最具觀音韻的安溪鐵觀音。”對安溪鐵觀音進行了二三十年的研究後,蔡登山于1999年到長坑鄉鳳凰山建基地,經過系統比對篩選,種植具有數百年品係的歪尾桃形紅心鐵觀音,採用科學管理,給茶樹餵養黃豆加日本菌肥發酵而成的肥料,提高茶葉品質。

  “安溪鐵觀音,金木水火土,喝出中國味、傳統味。”到基地採購茶葉的臺灣商人王乃平説,安溪鐵觀音與臺灣軟枝烏龍都是烏龍茶中的極品,杉品高山鐵觀音,産自安溪名産茶區,自然生長條件得天獨厚,且品名注入“五行”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很多臺灣同胞青睞,他已連續五年將採購到的安溪鐵觀音帶回臺灣與朋友分享,大家讚不絕口。

  杉品公司總監陳園介紹,每到茶季,很多廈門客商與臺灣客商一起,入駐基地茶莊園,與茶農一起到茶園裏採茶,參與見證整個制茶過程,感受安溪鐵觀音製作技藝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魅力,將好茶搶購一空。(完)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