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四川成功舉辦“川臺農業合作論壇” 共商合作發展

2014年04月30日 09:32: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4月29日成都消息 4月25日—27日,“川臺農業合作論壇”在成都舉行。這次論壇以“川臺農業合作暨臺灣茶葉水産企業四川行”為主題,匯聚120余位來自四川與臺灣兩地的相關機構、農業企業和民間組織代表,共商四川、臺灣農業合作發展。海基會原董事長、中國國民黨原副主席、臺灣“三三會”會長江丙坤致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到會發表演講。

  省委常委、省委農工委主任李昌平出席論壇並致辭,副省長曲木史哈主持開幕式。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趙雪謙,省臺辦主任周敏謙、副主任張軍、機關黨委書記楊希平,四川省農工委副主任楊秀彬,省社科院黨委書記李后強、院長侯水準等相關方面負責人參加論壇。

  共識:川臺農業合作潛力巨大

  李昌平在致辭中指出,經過多年共同努力,川臺農業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現有農業合作項目200多個,引進臺資近10億美元;建有新津、鹽邊兩個“臺灣農民創業園”,為臺灣農民來川創業提供了重要平臺;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在2011年簽署兩地《農業合作框架協議》的基礎上,2012年和2013年又分別簽署了結對交流協議和農業人才培訓、技術交流等協議。李昌平強調,四川農業資源豐富、特色明顯、市場巨大,臺灣現代農業起步較早,理念先進、經驗豐富,兩地農業互補性很強,只要我們拓寬合作領域,擴大合作規模,深化合作層次,必定互利雙贏。

  江丙坤表示,沿海臺資企業的發展面臨工資上漲、勞動力短缺等諸多問題,正處於産業轉型階段,而四川在政策、資源、市場潛力都具有很強的優勢,為臺商轉型提供了最好的機會。希望可以通過擴大農産品貿易合作,發展特色産業為兩地農民謀求更多福祉。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郭曉鳴、四川省農科院院長李躍建和臺灣前農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彭作奎、臺灣品牌農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張玉成、臺灣旺旺集團曹永梅等發表主旨報告,圍繞川臺兩地農業合作機遇、農業技術合作、農村金融合作、現代農業園區共建合作等議題開展深入交流。郭曉鳴認為,從中長期看,臺灣的農業産業投資必然會向土地、勞動力成本優勢更加明顯的大陸中西部地區轉移。而四川作為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多樣性的自然資源、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和廣闊的市場空間等特徵,都將在承接臺灣農業産業轉移時更具潛力和優勢。當務之急是進一步強化戰略意識和機遇意識,及時採取更具針對性和創新性的有效措施,加快推進川臺農業合作實現新的更大的突破。彭作奎則呼籲建立兩岸農業互補合作模式,共譜産業化合作機制。

  論壇期間,參會代表實地考察了宜賓茶葉科技園、通威集團水産科技園、新津縣臺灣農民創業園以及樂山、雅安等地,並就茶産業、水産業合作進行了分論壇討論,形成了系列共識。

  成果:簽約7個項目形成《合作願景》

  經過雙方共同努力,川臺農業合作論壇取得豐碩成果。川臺兩地企業共同簽約了川臺茶産業資訊平臺項目、世界茶葉博覽城項目、川臺茶葉創新技術平臺、川臺茶旅文化促進項目、雅安天全生態茶葉園建設項目、臺灣七星鱸淡化養殖合作項目、彭州濛陽舞東風超市農産品加工物流基地項目等七項合作協議,投資金額2.5億元人民幣。

  論壇最後形成了《深化川臺農業合作的共同願景》,提出,舉辦川臺農業合作論壇具有重要價值,要堅持每兩年舉辦一次,推進論壇制度化和品牌化;致力於構建川臺農業合作長效機制,要簽署和細化川臺農業交流合作協議;突出重點推進川臺兩岸農業合作,在四川設立川臺農業技術交流推廣中心;強化兩地農民合作組織合作,加強兩地農業骨幹和青年的聯繫,更廣泛地邀請兩岸農業界人士互訪考察,促進兩地農業發展經驗的交流互鑒等。(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朱媛媛]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