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甬臺共舞新産業 文創物流科技應用成為對接新看點

2013年11月11日 09:16:00來源:浙江日報

高雄港集裝箱碼頭一片繁忙。通訊員 周維強

  打開教室裏的智慧教育系統,就可以實時看到臺灣教師的現場授課;通過智慧醫療服務平臺,就能隨時享受臺灣醫學專家的遠端會診……不久之後,這些在臺灣成功應用的智慧服務將出現在寧波。

  記者近日從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獲悉,今年9月起,這家科技研發機構與中國移動寧波分公司合作打造的兩岸首個智慧學校項目已在寧波高新區實驗學校投入使用,兩岸學生共同學習書法、聆聽國學,真正實現了“天涯若比鄰”。臺灣工研院資通所負責人張榮舜表示,今後,臺灣工研院將帶動更多臺灣企業,投身寧波乃至浙江的“智慧城市”建設。

  除了智慧産業合作前景令人期待,在剛剛結束的“臺灣寧波經貿文化周”上,甬臺兩地還達成了一系列投資、合作意向,産業領域逐漸由傳統的“工業老三樣”向著文創、物流、科技應用等新興産業延伸。

  位於松山文創園區的臺灣創意設計中心是臺灣地區頂級的工業設計機構。最近,寧波保稅區與臺灣創意設計中心達成合作協議,將於今年11月20日在寧波共同舉辦甬臺文化創意設計産業對接會,屆時將有十多家臺灣創意公司與甬企面對面交流對接。這是繼今年5月臺灣工業設計協會正式入駐和豐創意廣場之後,甬臺兩地搭建的又一個文創産業合作平臺。

  寧波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幾年寧波大力發展創意文化産業,目前規模以上文化産業園區共有10個,已集聚企業1420家,總産值超過42億元。臺灣文創産業實力雄厚,甬臺牽手合作,將有助於設計人才培養與産業鏈對接,推動寧波創意産業的發展進步。

  借勢兩岸直航政策便利,甬臺物流合作方興未艾。今年8月,寧波獲准開通兩岸貨運定期航班,成為第三批對臺航空貨運直航城市之一,對此,臺灣最大的交通物流企業——長榮集團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長榮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鄭傳義告訴記者,目前長榮航空每週有5班往返甬臺兩地的定期航班,可甬臺貨運航班卻尚未執飛,許多貨品運輸,只能通過客機腹艙載貨或經香港轉机的方式實現,費錢費時。“如今,我們已將開拓甬臺貨運航班列入考察計劃,一旦條件成熟,就立即開通。”

  除了臺企,寧波本土航運企業也嘗到了兩岸物流合作的甜頭。高雄港務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上月底,隸屬寧波遠洋運輸有限公司的“明州77”集裝箱輪,由寧波港北侖港區集裝箱碼頭始發,一路經基隆、臺中,順利停泊高雄港。這是該公司開闢的首條寧波至臺灣直航航線,“寧波遠洋”也成為全省第一傢具有兩岸直航資質的本土航運企業。

  近幾年,石化産品價格波動劇烈,産品結構性供需矛盾日趨顯現,令眾多傳統石化企業感到了陣陣“寒意”。可臺灣最大的民營企業集團——台塑關係企業,卻逆勢而上加大在甬投資力度。記者從台塑集團總部採訪獲悉,目前,總投資約22.8億美元的台塑寧波廠區一期後續項目已全面啟動建設,預計2014年起就能陸續建成投産,這次開工的16個項目中,有不少是丁基橡膠、eva光伏膠膜等“精細化産品”。

  “特別是丁基橡膠項目,填補了浙江在丁基橡膠生産製造領域的空白。”臺化公司總經理洪福源為我們算了筆賬:按目前市場價每噸3.5萬元計算,台塑在寧波投資的年産5萬噸丁基橡膠項目,一年就能帶來17.5億元的銷售額。

  寧波市領導表示,臺灣是寧波重要的外資來源地和經貿夥伴,截至2012年,寧波累計批准臺資項目達2430個,總投資202億美元。隨著甬臺兩地産業合作領域的不斷拓展,優勢互補,必將對寧波乃至浙江的經濟轉型發展帶來更為積極影響。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