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首次頒發工業設計“奧斯卡”

2013年10月29日 13:36:00來源:福建日報

  海峽工業設計大獎賽上許多創意設計引起了市民的興趣。廖麗萍攝

  28日晚,2013年海峽工業設計大獎賽在廈門誕生“奧斯卡”得主。經專家現場評審,263件工業設計作品最終入圍並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展出。答辯階段,共有38件作品入圍,其中臺灣作品10件,廈門19件。終評評出了16個産品設計獎和9個概念設計獎,臺灣7件參賽作品獲獎,並收攬兩組作品的特別獎。

  海峽工業設計大賽成功舉辦

  這是海峽兩岸首次聯手舉辦的一次工業設計大賽,由廈門市人民政府、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和臺灣創意設計中心共同主辦,廈門市經濟發展局承辦。今年5月,組委會正式向兩岸工業設計業界發佈徵集公告,為了擴大本屆大賽的影響力和參與面,廈門市經發局柯志敏局長帶隊走訪了臺灣相關業界,以及省內和閩粵贛十三市的一些區域合作辦公室,廣泛發動各地有關企業、院校和個人積極參賽。

  2013年海峽工業設計大獎賽有四大亮點:此次大獎賽是海峽兩岸共同舉辦的工業設計評獎活動,臺灣創意設計中心是臺灣成立的創意設計産業發展的整合服務平臺,突出海峽兩岸優勢産業的設計作品;評審專家團隊水準高,評審團隊由德國紅點獎評審專家和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終評專家組成;更加注重成果的産業化,大賽期間,將同步開展設計與製造業界的交流和對接活動,對接成功的項目正式簽約後由主辦方和相關部門給予適當資金扶持;此外,大賽與“第六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同期舉辦,借勢擴大影響力。

  據悉,此次大賽的主題是“設計讓生活更美好”,確定參評範圍為電子資訊、家居用品、運動休閒用品3類的産品及設計。大賽設立海峽工業設計獎,獎項分設産品設計獎和概念設計獎,獎項下分設特別獎以及金獎、銀獎三個等次,評選總數為25個。要求申報産品設計類的産品須是2012年7月1日後上市的新産品,申報概念設計類的作品以解決相關産業發展需求為主,在功能、結構、技術、形態、材料、工藝、節能、環保等方面有較大創新,要求參賽作品突出創新性、實用性、環保性和經濟性。

  大賽分初評和終評,初評由專家進行現場評審,獲得終評資格的作品參加本月月底“第六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期間舉辦的終評和展示。展示期間,同期配套製造與設計項目對接簽約活動、專家主題演講等。

  大賽組委會介紹,本次大賽共收到961件參賽作品,263件作品最終入圍,38件産品進入了答辯階段。經過為期三天的展示和終評後,誕生了16件産品設計獎和9件概念設計獎,其中臺灣7件,廈門11件,並於28日晚頒獎。

  兩岸工業設計最高規格賽事

  這是廈門繼去年成功承辦全國首屆工業設計大獎賽後,海峽兩岸工業設計領域的最高規格賽事,對於廈門乃至兩岸來説,海峽工業設計大賽意義重大。

  “通過舉辦海峽工業設計大獎賽,營造重視工業設計的濃厚氛圍。通過發展工業設計來推動廈門産業的轉型升級。”廈門市政府副市長李棟樑表示。

  近年來,廈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工業總産值年均增長23%。但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是,多數製造業仍處於産業鏈的低端,缺乏核心競爭力,産品附加值不高。打造美麗廈門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産業的轉型升級,而工業設計是引領製造業發展的先導産業,是産業鏈中極具增值能力的環節,其發展水準是工業競爭力和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的重要標誌。許多國際知名製造企業的銷售額中,工業設計的貢獻率超過50%。工業設計對於提升産品附加值、增強産品競爭力、塑造企業品牌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廈門市委、市政府近年來高度重視工業設計,發展工業設計,相應出臺了各項政策措施,支援工業設計産業的發展,努力將廈門打造成“工業設計之城”。因此,舉辦這次海峽工業設計大獎賽,旨在通過優秀工業設計作品的評選,通過設計與製造的互動和對接,鼓勵企業自主創新,豐富産品品種、提升産品附加值、創建自主品牌、提高産品品質,實現廈門市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為建設美麗廈門築牢産業基礎。

  專家建言獻策兩岸設計大賽

  由於這是兩岸首次攜手舉辦的工業設計大賽,遺憾難免。

  本次大賽評審,清華大學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柳冠中指出,首次舉辦這種區域性的工業設計大賽,能辦出這樣的水準實屬難能可貴。

  他建議以後的工業設計大賽主題能更加突出,使它更加符合廈門乃至福建的産業轉型升級需要。此外,對於獲獎作品來説,獎金獎盃不是最重要的,還應從資金和政策層面上,幫助推動獲獎作品的産業化,這也有利於推動本地産業的發展。

  臺灣創意設計中心總顧問張光民評價説,本屆參賽作品總體不錯,但原創性少一些。建議兩岸主辦方對本次大賽進一步總結和完善,使下一屆活動的舉辦更加圓滿。(記者謝嘉晟 通訊員沈瑩)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